足迹
她说我们有个孩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页(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周青青第一次来,不知道绕路的意思,是把海南路绕过去了,还是最后仍会绕回海南路。

  “我要去海南路。”

她努力大着声音说话。

  旁边的妇女训斥正扯着嗓子说话的人,“你们说话声音先小点,都听不到小姑娘说话了。”

  周青青的脸瞬间红了。

  司机说,“小姑娘,你应该在前面那站下车,换趟公交车能直接到海南路。”

  周青青一听这车不到海南路,她有些慌了,“我要去海南路,现在该怎么坐车呢?”

  “这车是往南走了,越走离海南路越远,要不你现在下车,看看车站哪辆公交车到海南路的。”

司机提醒她,“小县城公交车停得早,你要是换车得早点。”

  周青青急得额上冷汗直冒,她扒着车座看着车窗外陌生的一切,有了害怕的感觉。

  “我也是到海南路的,等会儿下车你跟着我。”

先前替周青青说话的中年妇女,热情地说话。

  周青青立刻感激地冲对方笑,“好的,谢谢。”

  中年妇女年龄在四十左右,偏胖扎着马尾,身上是件黑红色的套装,质量不怎么好,“看你年龄和我姑娘差不多,是来找同学玩还是走亲戚?”

  出门前父母再三叮嘱不能和陌生人说话,周青青想等下两人还要作伴,告诉对方也没什么,“来看我姑婆。”

  “你去海南路哪个院?我也住那里,说不定还认识你姑婆。”

  “海南路五十八号。”

  这妇女用力拍手,惊喜道,“巧了,再往前几步,那家五金店是我家开的。五十八号院里是住着个老太太,身体真好,那么大年龄了总在门口晒着太阳纳鞋底,儿女也孝顺一看就是有福气的人……”

  袁琼和周元恒为了让周青青同意来房水县,给她说了很多关于姑婆的事情,比如姑婆在那个年代就是大学生、姑婆手工很好,家里人不同意她的婚事,为了嫁给丈夫就再也不同家里来往,年轻时候脾气倔性子急,年轻守寡艰难带大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女儿都是十分孝顺的人……姑婆的形象和这位妇人说的一样,周青青推测她说的老太太应该就是姑婆了,“我妈妈说姑婆八十五岁。”

  “对对,就是她。”

妇女又应和,“我和她熟得很,没事儿就去串门。”

  “长脑子没有,别人说什么都信,你是猪吗……”

后排的人骂骂咧咧。

  周青青被突兀的骂声吓了一跳,越过座椅之间的缝隙去看,那人在打电话,满脸的不耐烦,嗓门极大。

  被打断,周青青和中年妇女的话题也断了。

  大巴车又走了几站,这妇人下车,周青青跟着下车,因为这妇人说,“在这站可以坐公交车,能直接到家门口。”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