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一世富贵的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徐平站起身,举目四望,看见不远处的一座小山脚下有条小河,对林素娘道:“我去打水,也带不回来,再说留你在这里,也怕出来个野兽伤了你。那边有条小河,离得不远,我背你过去吧。”

  林素娘低声道:“也好。”

  把林素娘背住,徐平牵了马,小心地向山下行去。

  徐平一直没问,那些人为什么要掳走林素娘。若说为了美色,实在有些出徐平的想象。林素娘长得漂亮,气质又娴静,是个美女坯子。可她才多大?十三岁,若在前世正是刚上初中的年纪,身子完全没长开,怎么会让人产生男女之事的联想!即使是徐平已经定了的妻子,徐平也从没对她有过非分之想,实在是太小了,怎么也要等几年再说。

  但除了这个理由,徐平也实在想不出其他的来。

  小心翼翼地下了山坡,林素娘在徐平背上小声道:“大郎小心些,这路上不好走,不要伤着了。”

  淡淡的气息从耳边吹过,带着点甜香。

  徐平这才感觉到背上的林素娘极轻极软,右手托在手里的她的腿柔若无骨,心中有了一些异样的感觉。

  这便是软玉温香,吐气如兰吗?

  徐平不敢继续想下去,只是小心看路,低头前行。

  走出灌木丛,到了一片小树林里,林素娘道:“这里路好了,大郎把我放下来,我自己能走。”

  徐平小心地把林素娘放在地上,见她脸色还是白,扶住她的胳膊道:“你受了惊吓,还是我扶着你。”

  林素娘点点头,任由徐平扶着自己的胳膊,向前走去。

  出了小树林,又经过一片枯草地,到了小河边。

  徐平对林素娘道:“你且坐一坐,我去看看有没有盛水的东西。这里的河水也不知干净不干净,能烧开就好了。”

  林素娘坐在地上的枯草上,对徐平道:“大郎不要走远。”

  徐平点点头,把马找棵树拴了,提着那把长刀,跨过小河向前寻去。

  此时已到秋天,万物凋零,山谷里大多都是槐树松树及其他杂木,没有什么可以拿来用的。偶尔有几株野枣树,上面的枣都是极小,核却大,徐平尝了两个,根本不能入口。

  走了五六十步,徐平都没什么现,正想放弃回去,偶然一抬头,看见不远处转弯的地方伸出一个大梨来。那梨极大,不小于徐平前世的砀山酥梨。

  徐平心中一喜,快步走上前去。

  眼前是一片平地,长满了荒草,地的边上紧挨着三棵大梨树,硕果累累,青黄色的大梨子挂满枝头。

  这梨树看起来就不是野生的,必是有人种在这里。而且看周围的样子,曾经有人家在这里耕种过也说不定。

  然而此时荒草萋萋,一点人家的痕迹都找不到了,只留下了三株大梨树。

  徐平到了树前,伸手摘了两个大梨下来。拿在手里掂了掂,一个怕不是得有一斤重。没想到这里有这种好东西,他来这么久都没见过。

  取了梨子,徐平赶紧转回来。

  转过坡脚,却见到林素娘牵了马,正款款行来。

  见到徐平,林素娘道:“我在那边看大郎一转就不见了,怕有什么事,就跟了过来。”

  徐平捧着两个大梨到林素娘面前,笑道:“那边几树好梨,我去给你摘了两个。吃这个不比喝水好得多?”

  林素娘拿了一个大梨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也不急着吃。

  徐平奇怪:“你只是看干什么?快点吃啊!”

  林素娘叹了口气:“大郎,我们大概真是跑到郑州辖下来了。”

  徐平问道:“怎么说?这梨子只有郑州才产?”

  林素娘点头:“这梨叫作斤梨,又叫作语儿梨,天下只有郑州才产,而且都是产在周皇陵左近。北方水果,青州枣郑州梨,冠绝天下,先前在京师,我阿爹也曾买了给我吃过。”

  徐平愣了一下,对林素娘道:“先不说这些,你只管吃了。如果这梨只产在这里,那倒是好事,我们最少知道到了什么地方。”

  林素娘笑了笑,找个枯树桩坐了,背着徐平吃梨。这梨太大,小姑娘的吃相就不怎么雅观,躲着不让徐平看到。

  徐平站在一边,开动脑筋定位自己的位置。

  周皇陵指的是后周几位皇帝的陵墓,应该是在郑县。赵匡胤陈桥驿皇袍加身,夺的就是后周的皇位,在宋朝是大事,徐平能从记忆里搜出来。

  没想到一口气跑出几十里路来,把徐平也吓了一跳。

  既然知道了这是后周皇陵附近,那就好办了。作为前朝,周皇室虽然不受宋王朝的优待,基本的礼仪还是在的,守陵人最少应该是有的吧。只要找到了人家,就能回到自己中牟的庄园里。

  事实证明徐平想多了,后周皇陵并无守陵人,此时已破败不堪。这不全是因为赵宋皇室刻薄,也有一个原因是后周诸帝崇尚节俭,自太祖郭威就决定自己丧事从简,不设守陵宫人。当然好人有好报,极简陋的后周皇陵连盗墓的也瞧不上眼,反而一直保存到后世。相反的是宋皇陵在金朝就被女真族有组织地盗掘一空,成为废墟。

  按照礼制,中原王朝有二王三恪制度,以续王统。大宋是最后一个尊从这一制度的统一王朝,柴家被夺皇位之后,恭帝柴宗训被封为郑王,可以使用皇帝礼仪,以续周统。恭帝之后,后人降为郑国公,皆因皇陵在郑。不过这个封号只是名义,柴家人并不在郑州,与周朝的宋国待遇天差地远,皇陵也就很快成为了一片荒草,只是偶尔有有心人来打理一下。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