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伏牛镇(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清凌凌的月光,倾泄在一望无际的大地上面。
山峦起伏,平原寂静,河水流动,蜿蜒指向远方。
整条大山山脉自西向东,绵延八百余里,形状犹如牯牛,故名伏牛山。
伏牛山脉,沿南面山脚下不远处有一条河流,依山流动,指向远方,默默守护着一方水土。
河流的另一面有一个比较大的镇子,名曰伏牛镇,据说有上千年的历史,镇上有数千户人家,相依相偎,据此繁衍生息。
镇上西南方,靠近河流的边上有一户人家。家主易正坐在书房中,盯着手中的书,眼睛仿佛没有了生气,犹如雕塑一般,静静的沉浸在寂寞无声的深夜。
书房中烛光闪闪,在黑沉的夜中显得尤为亮堂。朦朦胧胧的月光洒在屋子里,说不出的静谧安祥。
“十余年了,身体内的创伤依然还是老样子,没有丝毫好转,神念也停滞不前,甚至退化的比较快。”
易正低沉的声音中有着说不尽的遗憾,似是在回忆过去,似是在留恋那些美好的过往。”
“修行!修行!前方的路已经中断,想要恢复亦不是没有可能,有适合的丹药即可。丹药分为下品、中品、上品、极品,想要治好丹田与经脉的创伤,需要传说中带有丹纹的丹药才行。”
“修行者中会炼丹的人有很多,当年的大师兄就是炼丹高手,却也炼不出我所需要的丹药,也许只有那个地方有可能有这样的丹道高手能炼出来,对于我来说请不起,更出不起所需要的灵药。丹道高手都有惊世之材,境界之高也非我能及,够不着摸不到。”
低沉的声音中夹杂着无奈的叹息,易正轻轻的摆动了下有点麻木的腿脚。
“或许还有那么一丝丝希望,我儿易元有修行资质,虽说不上怎么好,却也能踏上修行路。然而修行之路多艰难,所需修行资源无数,更要有贵人相助。我的资质比我儿的好的多,都未能前行多久,元儿的修行之路更是一望无际,犹如水中捞月、镜中探花,可望却遥遥不可及。”
窗外的风轻轻的摩挲着,沙沙作响,清冷的月光愈加明亮,天气是越来越冷了,书房内的温度亦趋向低调。易正紧了紧身上灰白色的锦袍,从椅子上缓缓起身,慢慢靠近窗户,迎着清亮的月光,似乎感觉到了丝丝温暖。月华如瀑,从遥远的天空之上毫不吝啬的倾泻着光辉。
如今正值大启王朝繁荣昌盛,国富民强。开国老祖宗为合道期大修士,活了不知多少年月,据说离飞升上界亦只差一步之距。
修士从炼气开始,历经筑基、金丹、元婴、化神、炼虚、合道,然后飞升上界。从晋升金丹开始,天道化劫,通过考验便可进入下一个大境界。
凡修炼之人,不得对凡人出手,否则群仙共诛之。
古往今来,能修炼的人很多,飞升之人寥寥无几。
大启王朝有五郡。东方青龙郡,西方白原郡,南方朱云郡,北方玄水郡,中央紫薇郡。人口众多,大多数为凡人。没有修行资质的人,可以修习武道。武道分为后天、先天,先天之境亦可长寿一百二十余年。
凡人从出生到死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娶妻生子,繁衍子孙;出相入仕,锦衣归家。
伏牛镇地处青龙郡边缘地带,周边大大小小的村落有十个,人口也有十万。镇上纵横交错,商铺林立。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易正所在的医馆,名为易和堂。远近闻名,传到易正手里也有好几代,之前是老爷子坐堂,从十年前易正归家后,老爷子便隐居幕后,在家颐养天年。
老爷子一生行医,行善积德,活的比较自在。孙子易元,自小有点顽皮,常常趁着正午睡觉的时候偷偷的拉扯胡须,心如明镜的老爷子有时候也不惯着他,抓起小家伙放在腿上,照着小屁股上轻拍几下,吓的小家伙嗷嗷大叫。孙女易薇就不一样,凤眼半弯,乖巧伶俐,甚得老爷子欢喜。令老爷子有点遗憾的是二儿子常年在外,少有信息。
易正心里明白:二弟易楠就生活在千里之外的青木城,早年加入当地最大的门派青木派,学得一手上乘功夫,加上自己私下给他的下品养气丹,平得一甲子的功力,如今已达后天巅峰。二弟生性谨慎,娶了门派中的一位侠女,如今已六年有余。膝下育有一子,叫易明,五岁。胖乎乎的小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那两颗像是黑宝石的大眼眼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二弟常说不像他,惹得弟媳经常找他单挑。兄弟俩时不时的有书信往来,每当这个时候老爷子倒是安静的很。
不知不觉,月光已经偏离了窗户,外面的风似乎也安静下来。易正跺了跺有些麻的双脚,转身吹熄燃了一半的蜡烛,心中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走出书房,关好门,回到正室,两个孩子正在娘子的怀抱中安祥的睡着。
易正的嘴角有笑容舒展开来,轻轻的盖好被褥,慢慢进入梦乡。
月光缓慢的隐去了光辉,大地一片宁静,黑暗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梦中有花开,梦中有花落。
绚丽多彩,令人向往。。。。。
凡修炼之人,不得对凡人出手,否则群仙共诛之。
古往今来,能修炼的人很多,飞升之人寥寥无几。
大启王朝有五郡。东方青龙郡,西方白原郡,南方朱云郡,北方玄水郡,中央紫薇郡。人口众多,大多数为凡人。没有修行资质的人,可以修习武道。武道分为后天、先天,先天之境亦可长寿一百二十余年。
凡人从出生到死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娶妻生子,繁衍子孙;出相入仕,锦衣归家。
伏牛镇地处青龙郡边缘地带,周边大大小小的村落有十个,人口也有十万。镇上纵横交错,商铺林立。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易正所在的医馆,名为易和堂。远近闻名,传到易正手里也有好几代,之前是老爷子坐堂,从十年前易正归家后,老爷子便隐居幕后,在家颐养天年。
老爷子一生行医,行善积德,活的比较自在。孙子易元,自小有点顽皮,常常趁着正午睡觉的时候偷偷的拉扯胡须,心如明镜的老爷子有时候也不惯着他,抓起小家伙放在腿上,照着小屁股上轻拍几下,吓的小家伙嗷嗷大叫。孙女易薇就不一样,凤眼半弯,乖巧伶俐,甚得老爷子欢喜。令老爷子有点遗憾的是二儿子常年在外,少有信息。
易正心里明白:二弟易楠就生活在千里之外的青木城,早年加入当地最大的门派青木派,学得一手上乘功夫,加上自己私下给他的下品养气丹,平得一甲子的功力,如今已达后天巅峰。二弟生性谨慎,娶了门派中的一位侠女,如今已六年有余。膝下育有一子,叫易明,五岁。胖乎乎的小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那两颗像是黑宝石的大眼眼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二弟常说不像他,惹得弟媳经常找他单挑。兄弟俩时不时的有书信往来,每当这个时候老爷子倒是安静的很。
不知不觉,月光已经偏离了窗户,外面的风似乎也安静下来。易正跺了跺有些麻的双脚,转身吹熄燃了一半的蜡烛,心中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走出书房,关好门,回到正室,两个孩子正在娘子的怀抱中安祥的睡着。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