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运筹(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太行山的粮食问题,明教众人内部并没掩饰,郑梦云几年来一直心中忧虑,只要能想的办法,多半都在心头过了几遍。
甘棠这几个月和他们在一起大多也能了解一二,一系列的想法在心头形成,只是总是缺了哪个最重要的一环。
想了想,随后拿起纸笔:“粮食、药品、兵器、铠甲------”
他将字迹写在纸上,然后站起来,转向书房后头摆放的书架上,翻找片刻,抽出了一份薄薄的卷宗走回来。
“一个地方豪强,跟这样的人谈,这么多粮食的娟供成功的机会不大。确实,抢了他,能暂时缓解一段时间的粮食问题。那这些粮食吃完了呢?在找一个大户去抢,能抢的全都抢完了,以后怎么办?现在山上缺的不单单是粮食!粮食暂时能靠抢,药品呢?兵器、铠甲怎么办?”
在场其他三人都一脸茫然,‘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我倒有方法解决所有问题,但这条路很难,你们怕是不愿意走。
“哦,说来听听。”
“春秋之时,百家争鸣,当时影响最大的并非儒家,按影响力排序,最大的十二家应该是:道、墨、法、儒、兵、阴阳、名、纵横、农、杂、医、小说。”
“俗话说,学习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每家都在诸侯之间游说,以期得到各诸侯对自己学术的肯定,以自己的学术为立国之本。”
“打压其他学术,增加自己学术的影响力。要说哪家学术更好,我道以为,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十二家没有好坏之分。秦国用法家商鞅变法而统一六国,法家不好吗?汉初用道家而有‘文景之治’,道家不好吗?但最后赢的,不是影响力最大的道家、墨家、法家三家,反而是孔丘的儒家。自汉武帝时董仲舒始,二千年来各朝各代全以儒家为立国之本。却是为何?”
正在三人一脸迷茫的时候,只听书房外有人问到:“却是为何?”
说完之间王鸣之搀扶甘甫陪伴太子柴恒从门外走了进来。
房内四人急忙向来人行礼。
等众人从新落座,甘棠一脸尴尬,自己用梦境的知识忽悠这三个大老粗还行,想忽悠当代这两位大儒就有点班门弄斧了。
其实甘棠想多了,时代的缺陷不是你能看多少书就能弥补的。
甘甫对王鸣之笑了笑:“我这孙子聪明是聪明点,但在王丞相你这个状元面前谈史论今,就只能算小儿之言了。”
说完哈哈大笑。
王鸣之笑道:“也不尽然,年前襄阳王在官家面前所说之言,大有道理,只是襄阳王说了道理,却把解决方法藏了起来,这几日,我常常思考,终是不得要领,弄得我夜不能寐,所以今日来此叼扰老大人清修。”
甘甫又是一阵哈哈大笑:“姑且听之!姑且听之!哈哈哈------”
甘棠知道用刚刚的说辞以不合适,在众位长辈面前,来回走动。考虑了一会,豁出去了,到了这个地步只好放大招了!
问道:“敢问王丞相,何为国家?何为民族?”
“这!”
王鸣之虽然满腹经纶。但这个时代的人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好像很好回答,但又觉得自己的回答不是很准确。
甘棠自问自答道:“国家是由国土,人民、文化、政府四个要素组成。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政府、历史的社会群体。民族是指文化,语言、历史与其他人群有所区别的一群人。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的民族,一个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
我们传承了祖先的文明,也传承了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
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女娲、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在黄河流域生活,展。
而后居住在黄河中游的黄帝、黄河上游的炎帝、南方的蚩尤三
位先祖逐渐形成早期的国家形态。
后来黄帝通过战争合并了蚩尤部落,黄帝通过‘板泉论战’合并了炎帝部落。从而形成了人类史上最早的国家。
所以从黄帝开始,尊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华夏道统的象征。我们有共同的血脉,自古我们汉人自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而蚩尤应该是南方的苗壮先祖,通过血脉、文化的融合。实际上我们身上也有蚩尤的血脉,而苗壮也有炎黄的血脉,这就是狭义上又或者称为中原人。而从广义上说应该还包括文化的认同,这就是名族融合。
经过几千年的展,我们的国家并不是汉人一个民族的国家,而是由汉、苗、壮等几十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故我们不能光强调血脉,而应该以人文来判定!
所以我们的国家或者说王朝历来就有这样的概念,就是‘清君侧’,也可以说是王朝的更替。而不是灭族的形式!凡是采取灭族的形式一定是外来的异族,因为他们不在华夏人文和血脉的共同体内!
“我们或血脉相同或人文相同,我们可以统称为‘中华民族’。血脉是狭义的,如果走向极端就不是民族,而是民粹。而人文才是广义的。我们应该少讲血脉,而多讲人文。这才是‘中华民族’精髓。”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其人民聪明、勤劳、勇敢,进步。”
自三皇五帝始,我们的祖先就不断与自然相抗衡,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种植谷物,神农氏尝百草医治疾病到大禹治水。
我们华夏从原始公社制走向阶级社会制,我们可称为第一次革命,这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进步。
经过夏、商、周三代一千多年的展,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人文’这个中心。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