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到三国带系统的完本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9章 后梁撤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燕军攻击了明军五天,才死了两万多,一场大水让燕军被淹死的竟然达到五万多,明军救出了七万余士兵,

将军府中

看着下边冻的瑟瑟抖的两人一脸恐惧的望着自己,姜维无奈笑笑。

“两位先下去休息吧,我不会难为你们,但也不会放你们离去,至于如何定夺,还得请示了主公才行。来人,带两位贵客下去换身衣服。”

亲兵进来,押着两人下去了。

城外的洪水过了五天才完全退去,看着满地的尸体和兵器铠甲,姜维都不禁头皮麻,这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啊。

下令士兵在城外挖了个大坑,把尸体全部扔进去烧掉,然后又在城外城门用石灰撒了一遍,这是防止瘟疫的办法。大火烧了一天一夜,焦臭味传的几十里外都闻得到,让人闻之欲呕。

姜维把战报和两个高级俘虏一起送往京师。等皇帝下一步指示。

壶关

朱温带人追到这里以后,看到城头人影攒动,密密麻麻得士兵排满城头,朱温就失去了攻击的欲望,光关头就两万,城中起码有一倍多的兵力,保守估计都在五万,十万多打五万?只要对方不是老弱病残,自己攻下的可能微乎其微啊。

安营扎寨以后,朱温还是派人试探性的攻击了两天,守军很精锐,朱温打消了强攻的念头,派出人去打探各方消息。

探马还没回来,对方的援军倒是来了。

头天达到关卡,第二天黄埔嵩就带兵出城列阵,原来守关的六万士兵加上黄埔嵩带来的三万大军,并陷阵营,九万多士兵在梁军营外列出攻击阵型。

朱温并没有应战,他得等探马回来,打探清楚生了什么才能决定下一步怎么做,如果不是有战事结束了,明军哪来的勇气出城主动出击?

黄埔嵩见朱温不应战,也不主动攻击,同样的兵力攻打对方营寨,哪怕攻下损失也不是自己能承受的,朱温不急他也不急,直接在梁军大营对面扎下营寨。

探马回来了,传来得消息让他大吃一惊,探马抓到好几波溃败,有汉军的有魏军的,最后才问清,汉军打败,太原投降,石敬瑭逃往匈奴,匈奴也撤兵了,魏军十八万和明军十九万大军野战,双方打了一天一夜,魏军打败,尔朱荣带领五万多残兵退出晋州,明军已经全面占领晋州。

听到消息的朱温呆立当场,明军这么厉害?魏军,汉军,梁军,禁军,陈楚联军,燕军,加上匈奴,八国伐明,最后还被明军灭了两路,这天下……要一统了吗?

朱温一瞬间浑身如被抽空力气一般跌落椅子上,这个天下让他感到陌生,什么时候大明已经展到如此程度?

第二天朱温下令退军,梁军一路退走,一直到武关才停下,看着到处残垣败壁,被烧成一片白地的武关,朱温连驻守的欲望都没有,直接班师回朝,留葛存周留守岐山大营。

————

后梁都城

回到京城的朱温,想到自己损失近十万,什么都没得到,不禁怒火中烧,大雷霆,把尚书房砸了一遍,砸过后还不解气,把几个儿媳妇又叫进来,狠狠的抽打了一番才作罢(●—●)(我可没有乱编,历史上朱温就是这样的人)几个儿子敢怒不敢言,不过都在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长子朱友裕,字端夫,生母是一位出身卑贱的女子。朱友裕骁勇善战、精于骑射,自幼便追随朱温征战,立下赫赫战功。不仅如此,朱友裕在军中以宽厚待人着称,因此深得士卒爱戴,在武将群体中的威望也极高,而朱温对他也深为器重,将其视作接班人的“不二人选”

朱友裕以宽厚待人着称,深得士卒爱戴

由于战功卓着,外加朱温的庇护,朱友裕在唐朝官至镇国节度使、华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兴德尹,权势和地位甚高。天佑元年(9o4年),李茂贞、王建、李继徽联合讨伐朱温,朱友裕奉命以行营都统的身份经略邠、岐等地,并大败敌军。当年十月,朱友裕凯旋回师,结果行至长安梨园时,突然身患重病而死,享寿情况不详。后梁建立后,朱友裕被追赠为郴王、太师。

次子朱友珪,小字遥喜,生母身份极度低贱,是亳州一名营妓,在朱温于当地驻扎之际委身于他,最后生下朱友珪。据史料记载,朱友珪自幼狡黠奸诈、顽劣不堪,深受朱温的厌弃,因此没少遭到鞭笞,但依旧恶习不改。后梁建立后,朱温虽然册封朱友裕为郢王,并让他长期统领禁军,(也不知道朱温怎么想的)

三子朱友贞,又名朱锽、朱瑱,生母为元贞皇后张惠。朱友贞容貌俊美、沉稳寡言,喜好结交儒士,个人形象非常好。朱温篡唐称帝后,进封朱友贞为均王,并让他以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的身份,镇守东都大梁。

朱温第四子养子朱友文,本名康勤,字德明,朱温养子。

朱友文幼时风姿美好,好学,善谈论,诗歌写得很好。跟随朱温征战,征赋聚敛以供军需。早年历任度支盐铁制置使、建昌宫使等职,朱温建立后梁政权之后,朱友文又先后担任宣武节度副使、京兆尹等重要职务,封其为博王。

朱友文多才多艺,而且年长,故深得朱温喜爱,朱温封其为东都长安留守。

第五子为朱友璋,后梁建立后,朱友璋尽管没有立下任何功劳,但依旧被册封为福王。朱友璋出任许郡节度使、检校太保。

第六子朱友雍,在后梁建立后,被册封为贺王,但由于年纪小的缘故,没能担任军政实职。

第七子朱友徽,朱温建梁后,朱友徽被册封为建王,年纪小,没有实职。

第八子朱友孜在后梁建立后,被册封为康王。朱友孜因为年龄最小,并没有担任实职

李旭收到夏侯尚的传信,京城叛乱,心急如焚,让大军加快度,虽然夏侯尚说已经平定了,众女只是受了惊吓,只有个小侍女受了重伤,但李旭还是不放心,辛好他这次带领的御林军和禁军都是全功能兵种,可以骑马,要不然还得几天才能回京呢,本来五天的路程,李旭用了三天半就回来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