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明末清初秘密组织(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中五祖:杨仗佑、方惠成、吴天成、林大江、张敬之
后五祖:李式地、洪太岁、吴天佑、林永、姚必达
五义:郑君达、谢邦恒、黄昌成、吴廷贵、周洪英
五杰:郑道德、郑道芳、韩龙、韩虎、李昌国
三英:郭秀英、郑玉兰、钟文君
二师:男军师史明鉴、女军师关玉英
2、孙中山和洪门的关系:
孙中山先生对于洪门也有他的说法,在他所著的《孙文学说》里面有一段记载,原文如下:“洪门者,创设于明朝遗老,起于康熙时代。盖康熙以前,明朝之忠烈士,多欲力图恢复,誓不臣清,舍生赴义,屡起屡蹶,兴虏拼命,然卒不能救明朝之亡。迨至康熙之世,清朝已盛,面明朝之忠烈,变残废殆尽。二三遗老,见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义之根苗,流传后代,故以反清复明的宗旨,结成团体,以待后有起者可藉为资助也。此殆洪门创设之本意。然其事必当极其秘密,乃可防政府之察觉也。夫政府之爪牙为官吏,而官吏之耳目为士绅,故凡所谓士大夫之类,皆所当忌而须严为杜绝者,然后其根株乃能保存,而潜滋暗长于异族**政府之下。以此条件而立会,将以何道而后可?必也以能全群众心理之事迹,而传民族国家之思想。故洪门之拜会,则以演戏为之,盖此最易动群众之观听也。其传布思想,以不平之心,复仇之事以表之,此最易使士大夫闻而生厌远而避之者也。其固结团体,则以博爱施之,使彼此手足相顾,患难相扶,此最合乎江湖旅客无家游子之需要也。而终乃传以民族主义,以期达其反清复明之目的焉。”
孙中山在和保皇党论战之后,觉得美洲的华侨比檀香山多。预备赴美洲宣传革命。他知道美洲华侨力量的伟大,要加入洪门,因此在洪门前辈,孙中山的叔父钟水养介绍,于19o3年冬天,毅然加入了檀香山致公堂。这天同时拜盟的有六十余人。就在国安会馆(同兴公司举行入盟礼节。并由主盟人封孙中山为“洪棍”
,洪门称“元帅”
为“洪棍”
。)据传当时加入洪门的会员名册,现保存在檀香山。
孙中山到美国旧金山受到欢迎,当地华侨有9o%参加洪门致公堂,总部设在三藩市,各埠设有分堂,主张各不一样,再有保皇党的人从中欺骗,几乎忘了反清复明的本来面目,孙中山有见于此,乃建议举行洪门总注册,代致公堂拟定新章程,将反清复明的范围更加扩大。使洪门无形成了一个革命团体。当时的洪门致公堂的总注册和孙中山重订致公堂新章程,对于美洲华侨革命工作关系极为重大。美洲华侨七万人共捐赠款项约二十一万元美金,支持了孙中山先生的国内革命之急需。华侨对祖国革命,有莫大的贡献,所以称为华侨为革命之母。而因为华侨有9o%名列洪门会藉,亦可称洪门为华侨之母。因海外华侨,若无洪门,则华侨民族意识,不能如此坚强。
3、洪门对中国国民革命的贡献:
洪门对中国国民革命的贡献,可以把它分为出钱和出力。出力的是国内的会党尽力最多,出钱的以国外华侨洪门会员最为踊跃。
孙中山自1894年在广州动第一次革命起义,在筹备的时候,就利用会党的力量为基本干部,在农村表面是一个振兴农业团体,实际上还是做些秘密联络三合会志士的工作,多活动在顺德、香山、北江和潮汕一带,有会党志士陈锦胜、李杞、候艾泉、刘裕、吴子材等积极响应孙中山的革命。1898年孙中山动第二次革命起义,又有兴中会、三合会、哥老会的志士分赴长江一带活动,开始参与了中国国民革命运动。后来黄兴、马福益出力为多。
19o4年,孙中山赴美国进行革命活动,抵达波士顿时,致公党的元老司徒美堂动当地洪门人士热情接待,并安排孙中山在他家住过一段时间。
19o9年,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的夏天,孙中山经过日本与黄兴等商计卷土重来,急需经费15万元,1o月12日在槟榔屿开秘密会议,南洋各地的洪门会党成员也到会参加,得知将策划在广州动起义后,当场认捐八千余元,几日内达五六万元。后来孙中山曾有一信写给美洲致公堂同志请筹款以应起义,接信后美洲致公堂立即动筹募捐款,当时以加拿大华侨最为热烈(因孙中山在加拿大温哥华和洪门关系密切),以致公堂的楼房抵押款三万元,共七万元汇国内。当时孙中山看到了海外华侨的力量,曾命美国的同盟会会员一律加入致公堂,以便于合作,而利筹饷救国(因入堂手续繁重而难)。同时,南洋各地也派遣洪门成员到内地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工作。
4、海外洪门组织与中国致公党
海外洪门组织自开山立堂的宗旨,是爱国家,爱民族,抵御外来侵略。3oo多年来,他们为了保卫祖国而浴血奋战,抗御外侮,产除军阀,进行斗争,进行革命。1923年1o月1o日,五洲洪门第三次恳亲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司徒美堂、黄三德及海外不少洪门团体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大会着重讨论了改堂为党,成立中国致公党的问题,所以实际上了也是第一次正式筹备组党会议,并通过了《中国致公党党纲草案》,会议决定成立中国致公党筹备委员会。1925年8月筹备委员会总会又出《通告全体洪门人士书》,就有关建党的具体事项,通告了全体洪门人士。
1925年1o月1o日,五洲洪门第四次恳亲大会在旧金山召开。来自美洲各地、香港、澳门和上海等地的洪门组织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的主要内容是:决定以洪门致公堂为基础,组织华侨政党,定名为中国致公党;通过《中国致公党党纲》;选举陈炯明(1878-1933)、唐继尧(1883-1927)为党的正副主席总理。这一次恳亲大会为中国致公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国致公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致公党的成立,标志着华侨政治力量的新的崛起。中国致公党成立后,在美洲凡是有堂的地方都建立了党的组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致公堂组织也实行改堂为党,使致公党的组织遍布亚洲、美洲等3o多个国家,但由于洪门之间有较强的独立性,改堂为党的决议,未能在海外各地洪门团体中普遍实行,实际上形成了党堂并存、堂党不分的格局。在中国致公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又决定存堂保党,以党领导堂,这一决定和“一大”
相比是很大进步。“九?一八”
事变后,致公党领导广大党员投入了抗日救国斗争,谴责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并通过致公堂等洪门团体动华侨积极支持国内一切抗日救亡运动。司徒美堂也立即联合各侨团组织,动了募捐救国,又亲自携带侨胞及捐赠物资到上海慰问十九路军。1937年“七?七”
事变后,司徒美堂以古稀之年,奔赴呼号于美国、加拿大、古巴、秘鲁、巴西、巴拿马等国之间,宣传抗日救国。
太平洋战争爆,日军南下侵略南洋各国,激起东南亚各族人民的愤怒反抗,海外的致公党(堂)组织也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或组织华侨抗日武装,参加当地人民的抗日军。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的洪门人士许志猛、官文森、陈演生秘密组织动华侨青年回国参加抗战。
新中国经过五十年的建设和展,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际地位提高,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强国之一,海外侨胞得以扬眉吐气,是积弱了数百年所萝想不到的。广大海外洪门人士认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支持中国的建设也是海外洪门人士应尽的一份责任和义务。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洪门组织组团到祖国大6进行观光考察,并投资兴办企事业。
5、教会仪式:
第一步:开坛
摆设完成,就由白纸扇高叫:「恭请坛主。」所谓「坛主」即主持是次香堂仪式之重心人物,可以是坐馆,二路元帅,或者堂口大佬主持。坛主以「三把半」香供奉,在场每人均需下跪。各就职司之位,「坛主」就座。
第二步:传新人
之後白纸扇大叫:「传新人!」把守门口的「天佑洪」人物,循例盘问,当然事先已「彩排」。新人过关,由「执事红棍」派清香一枝,然後下跪,高举过头。
第三步:三十六誓
「执事红棍」提出大刀,以刀背轻拍「新马」,然後大声传谕洪门三十六誓七十二例如有违反便要受家法「三刀六眼」。每名「新马」循环前述,然後进行另一仪式。
第四步:斩凤凰
「执事红棍」提出生猛公鸡,手执大刀,背诵凤凰诗,念毕手起刀落,鸡头堕地,再以七分白酒承接鸡血。上至「坛主」,下至「新马」皆指头沾血,口内一啜,代表「滴血为盟」,至此礼成。
入洪门前与其他兄弟一同诵读,表示自己从今以後爱兄弟,不爱黄金。社会中林雪亦经常挂在口边。
1。自入洪门之后,尔父母即我之父母,尔兄弟姊妹即我之兄弟姊妹,尔妻我之嫂,尔子我之侄,如有违背,五雷诛灭。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