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王后心怀蜜谋最新章节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75第七十五章(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李恪昭在蔡国为质那些年里就为此做了许多准备,又有岁行云分担军务之事,除旧革新游刃有余、势如破竹。

如此大手笔之下,群臣各家自顾不暇,纷纷绞尽脑汁撇清与先王三公子、五公子的干系,个个焦头烂额、手忙脚乱,哪还管得了旁的?劝立王妃与充实后宫的声浪便暂息了。

到了当年的冬神祭典之前,缙国内部大局已趋于稳定,无论众人心中服不服,明面上都不得不接受了“君王、王后共掌王权”

这个事实。

*****

世间许多事在生的当下不觉如何,可若事后回头再去捋一遍,往往会现其中存在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巧合。

例如缙国的国运。

自天子式微起,近两百年间,邦国混战从未间断。这期间犹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天子时代分封的大大小小百余个诸侯国被打得只剩不足十家。

在这般天下大乱、烽烟遍地的局势下,缙国竟能在灭陈国之战后秉持“只防御、不出击”

的国策长达三十年,整体民生稳中缓进,着实令人不可思议。

或许正是时也命也,在李恪昭归缙那年年末,苴国联合薛国,以“讨伐弑君窃国的蔡伪王卓啸”

之名对蔡国南北夹击,使卓啸的百万大军疲于奔命。

蔡、苴、薛、缙、仲山同列当世五大国,苴薛联军攻蔡,使五大国中的三家卷入刀兵,鏖战四、五年。

而仲山与缙之间隔着蔡、苴、薛,绝无可能在混战中前来侵犯,这就给李恪昭夫妇在缙国开展新政争取到了巨大空间。

到了天命二十三年,缙国历经数年新政,国力倍增,已然具备了一扫天下的底气。

也是在这一年,贞公主田姝在蔡国部分臣民拥戴下,整合各路人马,借着薛苴联军对卓啸的牵制,亦对卓啸起了“平叛之战”

卓啸虽坐拥号称百万的铁甲雄师,但被苴薛联军联手围攻四五年,战损早已过半,呈兵疲马惫的颓势。

此刻贞公主田姝再振臂一呼,他自是双拳难敌四手,负隅顽抗到春末夏初便兵败身死,被悬尸于仪梁城门示众七日。

当年贞公主田姝是与李恪昭、岁行云一同侥幸逃出仪梁的。那时卓啸不但血洗仪梁,还命爪牙四处出击,蔡王的嫡亲公子们被屠戮殆尽,其兄弟辈、子侄辈也无几人幸免于难。

如今田姝以“故蔡王嫡亲血脉”

的身份率众诛杀叛臣卓啸、恢复田姓王室正统,在蔡国声望自是不同凡响。

虽此时并无女子为王的先例,但经历叛臣弑君窃国后的蔡国朝野亟需田姓后裔重登王座,以此重聚民心、平衡各方势力。

于是贞公主田姝就在这机缘时势下,成为了世上第一个以女子之身承袭王位的传奇人物。

既卓啸已死,苴国与薛国理当退兵。

但乱世无义战,苴、薛两国继续陈兵蔡国边境,隐晦胁迫田姝出让南北边境共五城。

早年蔡国之所以位列五大国,最重要的底气其实就是卓啸那号称百万的常备兵,可随着卓啸兵败身死,那百万大军自也灰飞烟灭。

如此一来,蔡女王田姝虽复蔡姓国祚,此时的蔡国却也成了断爪无牙、任人宰割的肥羊。

暮秋时节,与薛、苴拉锯谈判数月无果后,绝境之下的蔡女王田姝只能凭先蔡王与缙国之间的“友邦盟约”

,不怀多大希望地向缙国出求救国书。

*****

冬神祭典结束的次日,难得闲暇的李恪昭侧坐在暖阁地垫上,单手拎住爬来爬去的小胖墩儿,另一手则慢慢将面前的羊皮地图摊开。

小家伙如今已满三岁,既拥有了满头柔软乌,也拥有了刻上玉碟大名“李照临”

,再不会被唤作“秃小子”

了。

许是有样学样,这小子颇有乃父之风,在外人面前总是极力绷着严肃冷脸,故作老成的模样让人看着就想笑。

但在父母面前,只要没旁人在,他便会过分好动,希冀以此引起大人注意。

此刻被父亲当猫儿一般拎住后颈,他燃起了斗志,憋着劲扭动圆滚滚的身躯,却始终摆脱不了父亲看似漫不经心的钳制。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