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发家致富古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婚姻大事(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按照如今大明法规:“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婚娶”

。男子妇人皆要到了年纪方才可以结婚,也不允许指腹为婚。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往往父母会在子女达到规定年龄前,就早早开始为子女婚事操心。如6平友那般,因为家境殷实不愁娶妻,所以一心读书,到了十八岁才说亲结婚的,实属少数。

谢凡年纪轻轻便做了秀才,机缘巧合下又得了个孝顺长辈,宽厚待人的好名声,着实能称一句“十里八乡好后生”

。如今谢老秀才和6氏两人因为儿子那段荒唐事,少不得担心起宝贝孙子的终身大事。老夫妻两人晚上睡前免不得提起,哪家小姐人品稳重,哪家闺女性格贤淑。

新年临近,家家户户喜气洋洋。谢老秀才夫妻也把谢凡婚事暂且放下,着手安排家人,打扫房屋,置办年货。谢家老宅打扫一新,谢凡看了心头舒畅,一道写了副新春联给自家换上。

上联:金牛瑞虎中天瑞

下联:朗月和风大地春

左邻右舍见谢家春联铁画银钩,工整体面,虽不一定能念个明白,也少不得夸一声“真是好春联,不愧是谢家,可出了两个秀才呢”

。时不时又有乡里乡亲来求两位谢秀才给自家写春联。祖孙两人都心情大好,来者不拒都写了。

一日谢家佃户王二哥也来谢家拜年,又送了些年货。因为谢老秀才不善经营,看王二哥是个老实的,多年来便一直把自家五十多亩土地典给王二哥家种,从来不曾涨过租子。6氏所陪嫁田地是托自家大哥租出去的,所收租子比王二哥给的高。6氏也曾劝过丈夫要么换个佃户,要么涨些租子,谢老秀才一直不肯。

因为地租较市价便宜,王二哥也自知占了便宜,除了田租,逢年过节也送些土产到谢家。现在临近新年,他便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闺女来谢家拜年,带了些风鸡腊肉和两坛自家酿浑酒。

王二哥是个四十多岁庄稼汉子,两个儿子都是十多岁半大青年,一家四人都个子不高但生得壮实,因为日常劳作风吹日晒,三个男子都皮肤黝黑,只他闺女稍微白些。也许因为家中农活繁重,王家小闺女虽然已经十一岁,也未曾裹脚,还是一双天足。

孙管家照例招待了王家四人喝茶吃点心,王二哥早听说谢凡作了秀才,也少不得恭喜一番,直把谢凡说成是天上文曲星下凡。谢老秀才听了心头不禁欢喜,也和王二哥闲话了几句。王二哥看谢老秀才心情尚佳,于是也开口想求一副对联,挂在自家门上,图个喜庆体面。

写春联本来也是小事一件,这几日谢凡已经6续写了不少。谢老秀才便一口答应下来,叫来兴请谢凡再写一幅。谢凡在书房读书,正百无聊赖,一听来兴说佃户王二哥求春联,便立马铺纸研磨写了一副(注释:春联出自清代乾隆皇帝御笔,为了体现人人平等观念,特地让此对联被送给佃户。)

上联:五云迎晓日

下联:万福集新春

谢凡一挥而就,纸上墨迹未干,便叫上来兴,一人一联捧着送到外间。王二哥见谢凡亲自拿出来,连忙说自己和儿子手粗怕弄坏了纸张,让自家小闺女双手接了。王家小闺女生了一张瓜子脸,乌溜溜圆眼睛。谢凡本来不甚在意,但见她是天足便多看了两眼。

接着王二哥对着谢凡又是一番吹捧。谢凡本想多多认识所处世界,本朝农业为本,便顺口多问了几句年景如何,出产什么,一个壮劳力能料理多少田地等等。王二哥都一一答了,谢凡听得仔细,时不时点头,也对王二哥说了几句恭维话。

正在谢凡因为获得了真正的一手农业信息,好奇心获得巨大满足之时。忽然听到王二哥说:“小相公读书辛苦,可须个小丫鬟伺候暖被窝?看我家小闺女如何?”

谢凡一愣,还不等他反应,谢老秀才便骂到:“大过年的,王二你说些什么混账话,当着孩子面前也不知羞。还不快走!”

其实谢老秀才还想骂得更难听些,碍于宝贝孙子在旁,又是过年,勉强忍了。谢老秀才怒火中烧,心头大骂:“自家宝贝孙子一心读书,这个王二什么狗屁东西,不自量力,居然妄想把他女儿塞给自家乖孙,耽误乖孙上进。一个大脚丫头,粗俗不堪。呸!”

王二哥连忙住嘴,一家人连声讨饶磕头好一阵,才拿了春联走了。其实王二哥虽然语言直白,也确实为小女儿思量了一番,女儿如果能跟了谢凡这位秀才,就算无名无份,也算个出路,至少不愁吃穿。当然更多还是考虑他自己,希望继续低价租种谢家土地,家里三个儿子三个女儿,还能少养一口人,养家不易,搭上一个女儿又算得了什么。

一时气氛尴尬,谢凡面上也有些讪讪的,连忙说还要回去读书,便快步回书房去了。心里默默想:“怕是自己多看了王家闺女一眼,又多和王二哥说了几句话,便让人误会了,以后更要谨言慎行,避免麻烦。接着又不禁想到,虽然对王家闺女无感,但如果自己能和娶一位天足女子为妻也是不错。自己实在是对三寸金莲欣赏不来。”

当晚饭后,谢老秀才便和6氏商量,年后请6有富帮忙给自家土地找新佃户,租子多少不要紧,要紧是佃户本分老实。

过了好几日,谢老秀才好不容易消了气。恰好周先生来谢家拜年。谢老秀才见好友拜访,十分欢喜,亲自将周先生迎接到正厅里坐下,来兴又奉上香茶点心。两人喝了一盏茶,天南地北聊了一阵,气氛融洽。

两人闲聊一阵,周先生又说起了6平友婚后一点也不曾沉溺于温柔乡。纵然妻子花容月貌,温柔体贴,6平友依旧五更早起读书,晚上挑灯夜战。如此刻苦,必定取中秀才。

谢老秀才不免夸赞了6平友几句“读书种子,勤奋刻苦,前途无量”

。两人又说到谢凡如今快要十三岁了,读书纵然是头等大事,也已经取中秀才,可以考虑婚姻大事了。

本事闲话,说到此处,谢老秀才想到了自己那苦命夭折的儿子,心狠无德的双玉,又想到前几日佃户王二哥一番表现,不禁感叹了一句“娶妻娶贤,若不幸娶妻不贤,少不得祸害终身。孩子毕竟年轻,与其被狂的浪的上不了台面的勾了去,不如家里早给定下个稳重贤惠的,也就收心了”

谢凡便宜老爹胡天胡地那时候,周先生正在西北一位经略大人手下做幕僚、讨生活。谢少爷所作之事也实在算不上体面,谢老秀才素来爱面子,本着家丑不可外扬,对着至交好友也守口如瓶。前几日王二哥所说,周先生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周先生只以为老秀才夫妻疼爱孙子,希望早早寻门好亲事给宝贝孙子。

过了几日周先生去给溧水县里一位乡宦,周家本家老爷拜年。这位周老爷也是周先生旧交,周先生为经略大人效命便是全赖周老爷举荐。周老爷对周先生可谓有知遇之恩,周先生最重礼数,逢时过节都不曾缺了礼节。

周老爷正好有位小姐尚未出阁,周先生说起本县几个小秀才,便留心听着。又说听闻有位十二岁的谢小秀才“侍亲致孝,待下致仁”

,问周先生可是属实。这话着实是过分夸张了,但周先生本就对谢凡颇为喜爱,又教导过谢凡学问。听人夸奖自己所教导过的后辈自然不无得意,于是也顺着夸奖了谢凡几句。

周老爷便问:“这位谢小秀才将至舞勺之年,家中可有为他议亲?”

(注释:舞勺代指男孩子十三岁,出自《礼记内则》)

周先生如实回答说:“尚未,前两日正听他祖父说起,他家风颇正,娶妻最重娶贤。”

其实这话倒也不是周先生为了好友面上贴金说客套话,毕竟谢凡老爹胡闹之事他全然不知。

周老爷听了抚掌大喜,连声说“刚好瞌睡遇到枕头”

。周老爷五十多岁得了一个小女儿,现在已经年满十三岁,生得如珠似玉,又裹得了一双三寸金莲。虽说是小妾所生,但是周老爷老来得女,对这位小姐也是宠爱有加。已经备下丰厚嫁妆,正留心为小女儿寻门好亲事。

周先生想周老爷人品端方,性情豪爽,他所教养女儿必定也是不错的。更要紧的是,周家是本县乡宦大户,周小姐出嫁必定嫁妆丰厚。于是欢欢喜喜应承下来。周老爷和周先生一合计便说好,先让周先生向谢家提起此事,若是两厢有意,便好让谢家人寻个正经媒婆上门提亲。

又过了几日周先生又去登门拜访谢老秀才,说县里乡宦老爷家有位未出阁的小姐有意择婿,又将周老爷人品端方、家资丰厚都夸奖了一番。谢老秀才一听大喜过望,连忙向好友答应下来。

晚间谢老秀才又一股脑和6氏讲了,6氏一听也是大喜。两位老人兴高采烈讨论起如何寻媒人,如何备彩礼。又想到周老爷家是本县大户,周小姐嫁妆丰厚,自家彩礼也不能失了礼数,不免生出些惆怅来。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