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元帝王是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紫泽观云鹿化形(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石清嘟囔道。

叶法善天师喟然而叹。

“含光、承影、宵练三把圣剑,光有剑名载史,任何典籍都不曾有文字记载它们的样貌。《列子》一书中只说,‘此三宝者,传之十三世矣,而无施于事。匣而藏之,未尝启封。’恐怕后世,再也无人知道它们究竟长什么样子了!”

弟子们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复原上古圣剑,是师父长年的心疾。每一天,他都心心念念,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师父从身后取出一个匣子。

鹤冠红色的绸布一层一层揭开,里面装的,正是他们在混元峰上七星炉里,慧火煅烧了九九八十一天的那把剑坯。

韫椟藏之数年,它霜刃锋利,凌劲不减。

师父举剑在灯烛前细看,双指在剑身上划了一遍又一遍。

许久,才怅然地说了一句:“先帝曾敕命我淬炼护国圣剑,为师褚小怀大,绠短汲深,不知何时才能完成圣命!”

“十年磨一剑,出鞘必饮血!”

澄怀安慰起师父来,“我们在太鹤山洞天修成剑身,唯独缺了圣水磨砺其神。待我们空闲了,找到圣水,师父即可功成愿遂了!”

“哪怕为师用毕生精力磨此一剑,也死而无憾!”

子虚用烤热了的手心交替搓着手背,寒意一点一点褪去,身子渐渐温暖起来。“师父,陛下新即帝位,是否就是太上心目中的开元圣帝?”

叶法善天师摇了摇头。

他一直在冷眼观察着朝中局势。

“陛下质本庸柔,心无远图,没有文治武力之能,一上台就被武太后和裴炎握于股掌之间,决不是开元圣帝的天选之子!”

“先帝在遗诏中赐裴炎为中书令,辅佐新帝;黄门侍郎刘景先为侍中;刘仁轨继续为左仆射,掌管尚书省。有他们在,怎会丢了皇权呢?”

“上任第三天,裴炎上奏,说陛下初入江湖、资历浅雹,如有国事要快处分,让太后直接下令于中书、门下施行。太后当即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子虚恍然大悟,道:“如此一来,朝中权力就越过皇帝,落在了他和太后的手里了!”

大唐朝廷沿袭隋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主政的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

尚书省上报需要皇帝批复的国事,中书省为皇帝起草敕旨,门下省批驳定稿,传回中书省,再由中书省递交皇帝审核,通过审核后回门下省,最后回到尚书省,由六部操作执行。

六部为工部、刑部、兵部、户部、吏部和礼部,负责执行下达的各项政务。

澄怀道:“听说,裴炎还将政事堂从门下省迁到了中书省,既主管政事堂公务,又兼管本省事务。”

门下省处中书、尚书两省之间,是诏令文书下达上呈的中转站。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唐朝廷在门下省设立了政事堂。

有重要的政事,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三省长官,以及各位同平章事组成的宰相班子,会在此集中议事后再走程序。

叶法善天师道:“政事堂置于门下省,本意是便于三省长官集中办事,体现三省制的平衡之道。裴炎此举,是要将相权集于一身。”

“此时的三省中,左仆射刘仁轨年已八十二,并不想多问政事;门下省仅刘景先守侍中一职,他原是裴炎的下属,哪里敢与之争权!”

子虚道:“裴炎一人揽下了门下省和中书省的所有权力,在三省中获得主导地位,此举,大大破坏了三省制的平衡!”

石清听不懂,不停地抬望他们一眼。

澄怀凛凛一笑。“所以,那位坐镇龙榻的大唐帝王,在太后和裴炎的双重挟持下,成了一个多余的摆设。”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