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太初宫四面楚歌(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官婉儿张了张嘴,略略移时,才鼓足勇气,将喉咙里的那句话说了出来。
“太后,正如叶静能法师所说,徐敬业、裴炎、俞文俊、刘祎之等人反对您临朝称制,原因仅仅因为您是一位女主,不能立于紫微之位。既然人人都反对,您不如宣布称帝,省得他们劳心!”
武太后闭上了眼睛。
“吾背后还有皇帝在呢!获悉刘祎之入狱,他比谁都急,立刻为自己的恩师上书申辩。你说,吾自立为帝,如何绕得开他?”
刘祎之在狱中听闻此事,急得捶胸跺脚。“太后临朝独断,威福任己,此时皇帝上奏,必定加我的死期也!”
如果李旦不求情,把这个人情留给太后,他或许还有活下来的希望。
如果在李旦的请求下,太后松口了,这传达的又是什么政治信号呢?
上官婉儿道:“朝中大权,尽在您的掌中,称帝称王,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武太后摇了摇。
“现在,人人都在传言,说大唐太后要篡国自立,面对这些流言,吾从来不去澄清和解释。”
“太后为何不澄清,也不解释?”
“吾只想看看,有多少人耐不住流言的折磨,急火火地跳出来反对。伸出一个脑袋,便砍杀一个脑袋。等到再也没人跳出来的时候,吾自立为帝,便是瓜熟蒂落了!”
瓜熟,蒂落。
上官婉儿恍然大悟。武太后种瓜黄台下,一摘再摘,不过是为了积蓄所有的力量,培育自己这只大瓜而已。
王权巍巍,一朝在握,从此便没有严父慈母,也没有孝子贤孙。
她沉寂了少顷,低声道:“太后,婉儿先去传旨了!”
处死刘祎之的罪名,不是收受贿赂,也不是私通小妾,而是拒扞制使。
临刑前,刘祎之沐浴净身,神色自若,命他的儿子润州司法参军刘扬名向武太后写一封谢表。
面临生离死别,刘扬名悲痛得无法提笔。刘祎之只好自己执笔书写,词理恳至,立成数纸,见者无不伤怀。
新任麟台郎的郭翰和太子文学周思钧等人,十分欣赏刘祎之的文章。武太后知道后,将郭翰降为巫州司法,周思钧降为播州司仓。
裴炎要求还政皇帝,引来杀身之祸;刘祎之抱怨太后霸政,被赐死府中。
荣宠之至的宰相,都落到了被杀的下场。
至此,朝中百官各个都明白了大势所趋,他们不是趋炎附势,便是噤若寒蝉。
武承嗣和武三思等武氏子弟越得意起来。
为了武太后顺利称帝,他们积极扫除一切障碍,极力向她建议去李唐子孙,诛大臣不附者。
有观风殿神人预言在先,武太后开始昂阔步、勇往直前。
放任武氏子弟杀人立威,诛除异己;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人,罗织罪名,蔓引株连,屠戮了大批李唐宗室王孙、贵戚、大臣、刺史、郎将,在朝廷内外形成了十分恐怖的政治气氛。
太初宫四面楚歌,日日腥风血雨。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