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上官氏暗渡风月(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长安二年十二月,女皇想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欲在天山以北的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十姓故地。
天山北路二十三个州,全部纳入北庭都护府管辖,辖境东起伊州,西至咸海,北抵额尔齐斯河及巴尔喀什湖,南依天山。
女皇亲手草拟了敕旨,让上官婉儿去召请凤阁鸾台众位宰相,一起来蓬莱殿封驳批敕。
“婉儿,婉儿,婉儿!”
女皇连唤三声,蓬莱殿里空空荡荡,无人应答。
平时,上官婉儿与她形影不离,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女皇有点奇怪,四处寻找她的踪影。
蓬莱殿后有一处抄手游廊,阶下卵石铺成一条甬路,曲曲折折通向后院的假山水榭。几株芭蕉,一丛瘦竹,日光在丛荫里闪烁。
茂密的紫藤花叶早已谢了,只留下虬曲盘错的苍枝,如清溪泻雪,穿石绕檐,将游廊顶梁层层叠叠覆盖了。
假山后面,隐隐约约传来人语声。女皇在游廊下驻足静听起来。
“婉儿博涉经史,精研文笔,朝中每次举行宴集,都是由你担任诗宗,品第群臣的诗赋,可见你的文学造诣之深。”
“这是吾皇对婉儿的信任罢了!”
听声音,说话的是梁王武三思和上官婉儿。
女皇默默地站着,继续聆听下去。
“本王读过你写的《彩书怨》,‘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此诗一改六朝趣味,清丽婉转,不作纤纤之态,深得世人喜爱。”
这《彩书怨》,是许多年前,上官婉儿思念李贤时的摹想之作。
此诗对仗贴切、文并绮艳,颇有上官遗风,工稳也不亚于杜审言、沈佺期等名家之流。
全诗八句,皆为律句,句仄起平收。
“思君”
两个字,鲜明地点出主旨,颔联以“香被冷”
、“锦屏虚”
写出离别的苦闷,兼以“露浓”
、“月落”
等物,烘托出诗人心中的苦情,可谓是景与情密合无垠。
颈联以“江南”
、“蓟北”
两个词语,感叹心上人相距遥远,与联“万里”
呼应。字里行间,感情十分真切。
尾联收结全篇之情绪,一个“怅”
字,犹如画龙点睛。
上官婉儿投以浅浅一笑。
“《彩书怨》是婉儿早年的诗作。现在的我,不喜欢太清丽或者太婉媚的诗歌。”
“为何不喜欢?”
“清丽的诗句,常常给人淡而无味之感,少了许多气象壮阔的意境;而浮华含蓄的诗句,语不穷尽,全靠人猜测,甚是费劲!”
武三思明眸稍弯,似笑非笑,好像在琢磨她的喜好。
“近几年,你的诗作多为宏伟辽阔的山水诗。可见,你已从伤心往事中走出来了!‘志逐深山静,途随曲涧迷。’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你的志向。”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