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跑操(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江仲秋早在跑操就接满了水,是故此刻得以悠闲地坐在座位上喝水。
前面的姚涵可就狼狈不少,她本就有点胖,又易出汗,平时也不爱锻炼,此时已经累趴在桌子上了,深蓝色短袖校服被汗水浸湿,在背上显现出一大块不规则图形。
薛安安也累得够呛,边喝水边拿着把小扇子扇风。
扇子是校外辅导机构来学校打广告时给每个人的,上面还印着“xx教育机构”
的字样,花花绿绿的。
江仲秋早给丢了,只好拿着个硬皮笔记本扇风。
回教室还没休息够一分钟,上课铃就响了。
数学老师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面带微笑的走进来,在一片喘气声和咕噜噜喝水声中,目光扫过一张张或流着汗或涨得通红的已经称不上朝气蓬勃的脸,开始了他的数学时刻。
明明刚剧烈运动完,按理说身体大脑应该都是兴奋状态,但不知为何跑完操的第三节课有时比第一节课还容易犯困,江仲秋揉揉太阳穴,逼自己听下去。
熬过上午剩下的两节课,原本死气沉沉焉不拉几的同学们,在最后一节课还有五分钟才下课时,就已经逐渐兴奋起来。
有按捺不住的人已经开始收拾起来了书包,离教室门较远的人自认为不动神色地往后挪了下椅子,直顶到后面同学的课桌,准备一下课就冲出去。
没办法,楼层又高,离食堂又远,只好这么拼。
江仲秋和柳知许不动如山。
江仲秋是本来就习惯于晚下楼,柳知许则是在好好听课,认真记笔记。
“叮铃铃”
,铃声终于响起,老师也是个体谅学生的好老师,又或许这是第一次上课,总之也没有拖堂,到点就宣布下课。
伴随着这道铃声,整座学校都沸腾起来,轰隆隆的,早就饿晕了的学生一扫跑操时宛如霜打的茄子一般的模样,一个个拿出要破奥运会短跑纪录的气势和度冲食堂奔去。
姚涵扭过头,冲江仲秋和柳知许灿烂一笑:“中午一起吃饭吗?”
柳知许看向江仲秋。
“不了,我们去食堂去得晚。”
江仲秋摇头拒绝道。
“这样啊……”
有点失望,但终究还是饥饿感占据了大脑,姚涵把作业放进书包,对后座的两人挥挥手,“那拜拜啦!”
说罢也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学校午休时间充足,布置作业又多,所以大部分学生都有中午在宿舍写会儿作业再睡午觉的习惯。
拒绝“同流合污”
,没有这个习惯的人也最多坚持到高三就迫不得已加入到午休写作业大军。
虽然晚自习有四节课的时间,且都是自由安排,老师不会讲课,但不争分夺秒写作业有时候真的写不完。
时间就是这样挤出来的,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除了高考这一条路,很难再有其他较为公平的选择和机会。
富家子弟、权贵后代、天才学霸,其实也都还是少数,对于学生群体中占据绝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唯有努力才能搏到一点出头的机会,才能向理想的未来靠近一点点。
早点写完作业,多出来的时间总结错题,做参考资料,啃不懂的知识点,再或者实在累了的话,摸摸鱼,写会儿日记,看看课外书放松。
这才是现实。
总之午休时写作业在青实十分盛行,虽然中午有老师和监察部的同学巡查,但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彼此理解体谅。
等人走得差不多的时间里,江仲秋在座位上写着英语布置的阅读题。
不难也不多,江仲秋一会儿工夫就写完了,看看时间,她装好数学作业,对也在旁边写作业的柳知许说:“走吧。”
柳知许点点头,收拾好作业,背着书包江仲秋一起下楼去。
在食堂吃完饭,回家,做会儿作业,午休,起床,返校。
多了一个人,但江仲秋每天的轨迹其实没什么变化。
要说唯一的改变大概就是,原来她基本都是骑车上下学,雨天打车,但现在她早中晚都是坐出租。
虽然学校离家很近,打车也就起步价的样子,但一天四次,每天就是二十多元的车费,一周六天,一个月有四周多,算下来每月也得花四百多元。
现在她们才高二,离毕业还有两年,不如买辆自行车,可以省不少钱。
江仲秋家境普通,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爷爷奶奶因为一些原因基本没有照顾或者接济过她和江宇一家,全靠江宇一个人带大,所以她花钱从不大手大脚,某些方面甚至比同龄人还省一点。
眼下,江仲秋一番精打细算,很快判断出得早点停止打车上下学这一行为,尽管这确实很方便。
“你会骑自行车吗?”
下午去学校的路上,江仲秋问道。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