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学宫对话(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蔡邕点头道:“确实有过。
他们几人常在一起讨论起天下的形势,诸葛亮曾断言,如今天下看似已定,但大汉内在隐患可不少,若不尽早将相关制度政策统一协调好,则外强中干。
庞统则提出,若要稳固天下,必先安定内部,整顿吏治,方能对外用兵。
徐庶则补充道,用兵之道,贵在奇正相生,不可拘泥于常理。”
刘辩听得心潮澎湃,忍不住拍案叫好:“妙!妙!这些见解,果然非同凡响!蔡卿,朕越期待与他们相见了!”
看来诸葛亮对自己所设的政治制度有所见解,这次有机会定要让其表一番见解。
蔡邕笑道:“陛下如此重视人才,实乃大汉之福。老臣相信,这些学子们定会为陛下效力,助我大汉再创辉煌。”
也在这时,眼前一阵风袭来,众人定眼望去,却是方才在山上弹奏琴音的徐庶徐元直下来了。
徐庶快步走到刘辩面前,躬身行礼道:“学生徐庶,参见陛下!方才不知陛下驾临,多有冒犯,还请陛下恕罪!”
徐庶站在刘辩面前,其身姿挺拔如松,眉目间透着一股书卷气与英武之气交织的独特气质。
他年约二十出头,面容清秀,五官端正,尤其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察人心,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其衣着朴素却不失雅致,身穿一袭青色长袍,袍袖宽大,随风轻拂,显得飘逸洒脱。
长袍的领口和袖口绣着淡淡的云纹,腰间束着一条深色腰带,腰带上挂着一枚玉佩,玉质温润,雕工精细。
一袭黑色长整齐地束在头顶,用一根青玉簪固定,额前几缕丝随风轻扬。
整个人站在那里,既有文人的儒雅,又有武将的英气,仿佛一位隐于书卷中的剑客,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刘辩看着眼前的徐庶,心中不禁暗赞:“此人果然非同凡响,既有谋士的智慧,又有武将的胆识,真乃难得之才!”
刘辩微微一笑,摆手道:“无妨,无妨。元直的琴音别具一格,朕听了甚是喜欢,何罪之有?”
徐庶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惊讶,随即恭敬道:“陛下宽宏大量,学生感激不尽。”
几人寻一石桌,纷纷落座。
刘辩与徐庶对坐,茶香袅袅。
“陛下,请品鉴,这是洛阳学宫的特色茶饮。”
蔡邕笑着为刘辩倒茶。
“劳烦蔡卿了。”
刘辩对其点点头,随后带着几分期待,面向徐庶开口道:“元直,朕深知治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大汉虽天下一统,然内在隐患不少,元直有何见解?”
徐庶微微颔,神色从容,缓缓说道:“陛下心怀天下,实乃万民之福。学生虽才疏学浅,但也愿为陛下略陈拙见。”
他稍作停顿,整理思绪,随后继续说道:“如今天下虽定,但若要开创盛世,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刘辩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问道:“哦?元直请细说。”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