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曹贼吕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章 兵不刃血(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谁不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要立一个诏书何其容易。

现在又正逢乱世,没有哪一方诸侯会真的去服从朝廷,所谓诏书不过有名无实。

然而曹彰大军兵临城下,明显有胁迫的意味。

王修不敢怠慢,急急忙忙的跑了回去,向孔融汇报了结果。

北海城楼之上,孔融沉默不语,有的文武官员,已经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孔融缓缓的抬起头,望向曹营,不知道想些什么。

“六年了,我在北海苦心经营了六年,如今朝廷有命让我去许昌,诸位,你们觉得我应该怎么做?”

王修上前道:“太守,这一定是曹操的诡计,他与袁绍面和心不和,早晚会有一战,如今借用天子诏书传你回京待命,摆明是要占据北海,这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与袁绍一战,你不能上当啊!”

孙绍也上前点头附和王修:“没错,叔治言之有理,我们本就依附袁绍多年,曹操必然心存记恨,若是太守您去了许昌,只怕曹操轻易不会放过你。”

孔融眼中透着无尽的凄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若不去,必定背上不忠的恶名,北海百姓也必将遭受战乱之祸,你们叫我如何忍心,我百年之后,又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看似询问的话,其中却透着无限的心酸和无奈。

别人可以无视朝廷的命令,但他孔融不行。

作为孔子的后人,一言一行都受到世人关注。

不忠的罪名,他承受不起。

王修和孙绍面面相觑。

“太守啊,曹操就是知道你的身份,这才以朝廷的名义,逼迫你站队于他,你若让出北海,就等于中了曹操的奸计了。”

孙绍苦口婆心劝说孔融。

孔融故作轻松:“呵,我又何尝不知道,可是曹操这次用的是阳谋,无解也,只不过如今我已不再是北海太守,你们大家都有何打算?”

王修又劝道:“其实只要我军固守,以太守的威望,四方英雄必会来援,到时候北海之围必然可解,修不才,愿一力承担所有责任。”

“若只有曹彰的数万兵马,我军自然能够固守,可是如今臧霸堵住了城南大门,我军犹如困兽斗,军心散去,难有作为。”

无视朝廷诏令的罪名,总要有个人背锅,王修愿意站出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孙绍虽然不同意王修的观点,但却被王修的情操所折服,因为要冒天下大不讳背锅,自己肯定是做不到的。

“叔治,这可是冒天下大不讳,你可想好了?”

“嗯,我想好了,能报太守提携之恩,修求仁得仁。”

孔融侧过头,瞪大眼睛看着王修,笑着连连摇头。

“我乃孔子之后,绝不会做辱没孔家的事情,不尊王化已经是不忠了,难道叔治还要我背上不义之名吗?”

“这,属下不敢。”

王修低下头,眼神也黯淡了下来。

要说服孔融这个老顽固谈何容易,但自己已经提出了意见,不管孔融接不接受,自己也算问心无愧了。

“呵呵,你等也莫要难受了,传我命令,先开城门迎曹军进城,我要与这位新任的太守会会面。”

孔融一声令下,便带着众人下了城楼。

双方人马,各自领着手下大将在城楼下聚集在一起。

曹彰宣读了圣旨后,上前扶起下拜的孔融。

“听闻孔大人治理北海多年,这才使得北海民风淳朴,夜不闭户,家家户户皆有余粮。”

“哎,我虽向父亲提议多次,可父亲说这是天子的决策,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望孔大人莫要怪罪啊。”

这不是曹彰在说风凉话,只不过按照曹操的命令,的确是需要孔融去许昌任职的。

然而曹彰的想法,是想将孔融留下。

毕竟像孔融这样的大文豪不多,如果能留下来,那么对于北海的文化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