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致暗频率百度百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海燕(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2013年11月,足凹海

布尔汗乘坐的潜艇经过近30天的航行,横穿大洋,来到了足凹岛外海200海里的计划驻停点,潜航深度60米。

预定的收报时间已经到了,潜艇开始上浮至20米的潜望深度。

布尔汗估计译电员正在记录,很快会将电文密封在信封中,交由他亲译。

给潜艇发报是军事通讯中最为困难的,因为潜艇在水下,高频的无线电波无法穿透海水。

电磁波是沿直线传播的,遇到障碍物时,如果波长短于障碍物,电磁波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入射障碍物,能量被吸收。

但当波长大于障碍物的结构尺寸(比如水分子团)时,电磁波将能够绕过障碍物的结构,继续向前传播,这一现象就是光的绕射(也称衍射)。

波长越长,频率越低的电磁波穿透性越强。

甚低频(VLF)3-30千赫兹,对应波长为100-10公里,是与潜艇通信的主要频段。

该频段能够穿透30米左右的海水,潜艇可以在约定时间在潜望深度接收信号。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亮国和前雄联国作为二次打击力量的核潜艇隐匿性要求极高,位置也飘忽不定,常年藏于海面以下几百米的大洋深处。

甚低频穿透力就不够了,亮国和前雄联国竞相发展极低频(ELF)3-30赫兹,对应波长为10万-1万公里。

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技术,因为理论上,一个波长的电磁波被接收到,接收天线至少要大于半波长。

极低频的波长太长了,潜艇不具备配备那么长天线的可能。

聪明的工程师们想起了舒曼共振,利用地球的四万公里周长。

把地球电离层作为接收天线的一部分,加上电子延长等多种复杂的技术和设备,终于克服了接收极低频信号的难题。

极低频通信的技术难题虽然得到了解决,但美中不足的还有,频率越低的无线电波单位时间携带的信息越少。

甚低频每分钟只能传送几个字节,极低频传输效率则更低。

除此之外,军用密码为了加密需要,同一个词汇的字节量远超民用发报。

所以,海岸基地给潜艇发报时,惜字如金,一般只有一个词汇,如攻击、上浮、进港等。

布尔汗焦急地等待着从玉汗国长波发射台发来的那个词汇。

按约定,穆斯塔法教授将紧盯足凹海的台风和海浪预报。

如确有大浪,则默认的行动时间定为棕橡国时间11月9日凌晨1时,那么电文就应该是“行动”

,若是8日或10日有大浪,电文就是相应日期。

如果这三天均无大浪,为了确保行动保密,就取消计划返航,电文则是“返航”

哈米德最后嘱咐布尔汗时特别提到,潜艇收报并不是百分百可靠。

除非他收到的是“返航”

或变更的具体日期,否则,其他任何短语的意思都是11月9日行动,随便发一个词汇的另一个好处是,等于多了一重加密。

();()  译电员终于敲响了布尔汗的舱门,布尔汗签收之后,送走译电员,锁好舱门,迫不及待地开始译电。电文果然很短,只有一个词:

“海燕”

布尔汗急匆匆地走进指挥舱,对舰长说:

“计划不变,行动开始,拜托您了!”

艇长点了点头,大声宣布命令:

“下潜深度60,航向45,航速10节。”

5小时后,暗夜中,潜艇上浮充电,同时,释放了通信浮标,将接收频段调整至棕橡国之声电台的广播信号。

监听员将广播内容整理后,形成简报,跑步送给布尔汗。布尔汗关注到其中的几条:

一,彗星艾森(C2012S1)将于11月9日穿越黄道面,亮度正在逐渐加强,于11月28日到达近日点。

该彗星距离太阳之近,百年罕见,如果它不被太阳引力撕碎,从近日点转出后,将成为史上最明亮的彗星之一。

世界各地的天文爱好者正在翘首以待。

二,10月29日,太阳爆发X级耀斑,是一周之内的第四次X级耀斑,这是极其罕见的。

11月2日,太阳表面形成大的日冕洞,太阳风暴已经在4日起袭击地球。

三,11月4日热带风暴在西太平洋海面聚集,扶升国气象厅将其命名为“海燕”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