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到大唐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91章 终章(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对此,两人不约而同的选择在江南时的手段,极力拉拢底层百姓,对贵族进行清洗。

而李隆基与李亨带领虏获的江南大族紧随其后。

在真腊被崔乾佑治理的稍稍安定了些以后,进入真腊南部继续向北横扫的同时,开始设立州县,并且大立学堂,加快对本土人的融合与同化。

安庆绪与高仙芝入属地跨过泸水后,先光复姚州故地,随后便继续向南直扑南诏国都羊苴咩城。

而这一次南诏再没以往的好运,只是半天的功夫就被攻破都城。

南诏王不得不带领残兵后撤,可他显然低估了火炮与白磷弹的威力。

接连后撤几座军城都无法立足,全都被追杀而来的唐军在片刻间攻克。

面对如此气势汹汹且手段如此犀利的大唐大军,南诏王陷入绝望之中。

再次生出以往面对大唐这个庞然大物的颤栗感,最后受不住紧追不放带来的巨大压力而投河自尽。

这让群龙无的南诏立刻陷入混乱之中。

安庆绪与高仙芝趁势对各节度之地加紧攻击,于年底时彻底攻克南诏全境。

南与真腊原始山林相隔,西与大小婆罗门国群山接壤,北侧直插吐蕃后心。

整个至德三年,大唐南部的战事彻底得以平息,并且所得的虏获也源源不断送往国内,大大缓解了户部得财政压力。

而身处辽东的罗一,也终于见到折返回来的泥离人。

泥离人更是不负他的期盼,按照他的嘱托与携带方法,带回来了不少玉米种子以及红薯与番薯。

这让罗一如获至宝,甚至高兴之下传信长安建议改国号为天喜。

天喜元年,大唐暂时停止了对外用兵,各军或是轮换放假休整或是就地进行屯田。

国内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百姓们的日子也有了极大的变化。

得益于火药的开山炸石,不但水泥路铺设的顺利,还缩短了很多路线的路程。

这让百姓的流动与货品往来愈方便,于民生方面有了质的提升。

天喜一年,南诏彻底安稳下来后,高仙芝与安庆绪挥兵和积石山一线的郭子仪、王玄志一同一南一东的同时对吐蕃动进攻。

在火炮与白磷弹的加持下,藩兵在高原上的优势被抵消的干干净净。

并且有纳囊多杰和马重英的配合,吐蕃尚结息、尚赞磨、尚东赞、尚野息等大将纷纷领兵大败亏输。

孙波茹、伍如、约茹乃至国都逻些城纷纷被攻克。

吐蕃控制范围急剧缩小,只余叶茹以西以及北面的羌塘之地。

天喜二年,不但适应了高原气候的大军继续向西动进攻,绞杀吐蕃残余势力。

漠北也再次向西用兵,封常清与张忠志等将领先是奔袭金山以北各部。

迫使独木难支的黠戛斯以汉时李陵后人身份递上降书。

并且因大唐骇人的进攻手段,各部头领再无任何幻想与期望,接受改部立县。

自此漠北再无战事。

而此时罗一在辽东经过两年的栽培,玉米已经可以在辽东与辽北全面推广。

天喜三年与四年的两年耕种,辽东百姓不但第一次可以全年都能吃饱肚子,河北与漠北也开始耕种玉米。

两薯经过四年的栽培,也终于可以在各地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天喜六年后,整个大唐的百姓都不再饱受饥饿的折磨,彻底进入全民吃饱的时代。

而在这一年,人口也终于开始得以爆式的增长。

新罗与靺鞨两地之民,也彻底归心于大唐,都以唐人身份而自豪。

真腊在焕第二春的李隆基的拼命治理下,取得成绩也十分斐然。

除去气候的因素,本土还是有些懒散,却也认同了唐人的身份。

这让已经八十高龄的李隆基再次膨胀起野心。

不过这次的野心不是惦记着大唐,而是盯上了天竺之地。

天喜七年,征得本土兵二万,加上从崔乾佑借来的五万大军,再一次从走海路攻向天竺。

而远在辽东的罗一见大唐的国力已经达到开元时期的几倍不止,他又已经到了而立之年。

再一次点兵近卫军,率领漠北的部族军高举大唐的三辰旗一路向西进。

从6路上正式拉开与大食争霸中亚的序幕,书写大唐新得辉煌勋章!

全书完!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