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二张(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做点对社会,对民族有意义的事情,不比什么都强?
扯回来。
蒋博对于李兵兵的惊讶,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意外,多少年了,有多少人打过老谋子的主意,但是都没有成功,主要还是老谋子这个人念旧情。
而蒋博最不缺的,恰恰就是这么个旧情,和老师,和北影——老谋子的母校,比起来,张卫平连个屁都算不上。
“对的。”
蒋博肯定了李兵兵的猜想:“听说画面那边,张卫平越来越放肆了,我觉得这是个机会,把我那位师兄争取过来。”
有这个可能性,李兵兵情绪稍微有点激动:“要不把我的工作室,也并到你的公司里去吧,这样的话,展现出来的实力,也更有说服力一些。”
……
有这个可能性,李兵兵情绪稍微有点激动:“要不把我的工作室,也并到你的公司里去吧,这样的话,展现出来的实力,也更有说服力一些。”
其实也难怪,老谋子的号召力很强,不是蒋博这种,身上带着背景的号召力,而是实打实,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自身实力的号召力。
拍电影,老谋子拿了多少奖?
拍老谋子的电影,有多少演员拿了奖?
只要简单想想这个问题,就能明白,导演这两个字,对于演员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87年,《红高粱》,老谋子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就拿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92年,《秋菊打官司》,就让巩利拿了威尼斯影后。
隔了一年,94年,《活着》让葛尤拿了戛纳影帝。
没错,经常在冯晓刚和姜闻电影里出镜的葛尤,威尼斯影帝是在张一谋手里拿的。
99年,《我的父亲母亲》也成功的把章紫怡给捧了出来,这部片子,在柏林电影节也拿了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有的是,当年第5o届柏林电影节,评审团的主席就是巩利,这也是位担任欧洲三大影展评审团主席的华人。
这还只是欧洲三大,其他的国内奖项,比如金鸡,百花,华表,以及什么金像奖之类的,更是数不胜数。
当然,这还是奖项,要是讨论票房的话,老谋子的竞争力,也是第一梯队。
举个简单的例子。
97年的时候,国内第一部贺岁片诞生了,就是冯晓刚的《甲方乙方》,跨年放映,最终票房是36oo多万。
同年上映的《有话好好说》,票房是46oo多万,要是老谋子拍喜剧贺岁的话,估计现在也没冯晓刚什么事儿了。
钱对于李兵兵这种咖位来说,已经不是第一追求了,不是说不追求,而是对于一线女明星而言,能捞钱的机会太多,就不必非得指着电影的那点片酬了。
o8年演员的片酬真不高,接拍《风声》据说周讯的片酬是45o万,而李兵兵的片酬,只有2oo万,甚至不及周讯的一半。
就这么点钱,就算全放弃了,又能怎么样,还不如去多拍两个广告代言什么之类的活动,赚的还更多一些。
哪能想到,都不及后来人的日薪!
。
八千公里加急
本章完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