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六岁到七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分糖和秋千(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就这,还有个小子抗议,说谁谁谁沾多了,差点儿打起来。

小可看的心中五味杂陈,这里的孩子、这里的人,日子都过得太苦了。

自从来到这里,她先是忙着熟悉适应环境,然后就是后门生变,现代、古代两个时空交错,也没有让她生出太多的想法,她只想改善自己家的生活条件,让奶奶和妈妈不必太辛苦。

但是今天,看到这些孩子,看到淳朴的太姥太姥爷,她的心还是被触动了。或者,她可以想点儿法子,帮着亲戚和这里的孩子们过得好一些,至少,能让这里的孩子们吃上糖,能让这些七八岁还光着身子的小孩儿穿上衣服和鞋子。

几位舅爷、舅姥姥都在地里干活,得了消息匆匆赶了回来。

几位舅姥姥杀鸡、择菜,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饭招待她们,几位舅爷就带着小可去了村里的木匠家,给她定制书桌和书架。

用他们的话来说,小可随了她便宜老爹,是个脑筋灵光的,以后上学读书是要有大出息的。

王家庙处于山中,交通不便,受外界的影响也小。不管外头什么运动,他们还是认为读书是上进之道,会读书的孩子才会有大出息。

等小可从木匠家回来,几个表舅给她在院子里扎好了秋千。

很简单的麻绳,栓一块小棉垫子,并不豪华,也不漂亮,却让小可很开心,很感动。

她和小狗子表哥,还有一群王家庙的娃娃一起,轮着上荡秋千。

那些孩子对给他们糖吃、穿着漂亮小裙子的小可都非常客气,每次轮到小可,他们就会自动推出两个人来,一个在后边推,一个在前头护着,说是怕小可脱了手摔了。

不知王绣怎么和太姥和表舅爷们说的,临走时,小表舅爷像是下了决心似的,说过些日子,就把两个小表舅和小狗子一起送去青山大队,让他们都进学校识字。

听他们说的,不是上学而是识字,也知道,他们并没有奢望孩子们能读出什么结果来,不过是跟着识几个字罢了。

王绣不跟哥哥们客气,直接道:“行啊,你们啥时候得空给我捎个信儿,我提前托人把砖头和木料买了。”

王绣拎了一篮子东西来,王家却收拾了一大堆东西。两只下蛋的母鸡,两口袋粮食,还有王家晒得果干、腌肉什么的。

王绣再三说自家不缺粮食,才把两袋子粮食推了。剩下的母鸡、肉干之类的也不少,保军和保群两个表舅奉命送她们娘俩回去。

保群表舅才14虚岁,还是孩子心性,背着一堆果干肉干什么的,也没耽误他蹦蹦跳跳的,还和小可悄悄说,他帮忙问好了小狗。

“……再过几天那母狗就要生了,等小狗满月就挑一只最好的给你送去。”

据保群表舅说,那只母狗有猎犬血统,很聪明很勇猛的,小可听着不由期待起来。

一行人翻山越岭回到青山大队,已经是夕阳落山的时候,赵莉早早蒸了一锅饭等着了,见保群和保众来了,忙去屋里拿了个肉罐头,加菜。

小可则跑进屋,拿了好吃的和小画书来招待小表舅,然后,她就现,两个小表舅也和范希娥一样,都是看画派,小人书翻的哗哗响,一会儿就能看完。

她拿过一本小画书给两人讲故事,两个小表舅倒是听得很专注。只不过,看到王绣提桶打水,16岁的保军表舅就抢着提水,连14岁的保众也帮着赵莉去收拾饭菜去了。

小可叹气:这些孩子们已经培养出了劳动的自觉性,反而不觉得读书学习才是他们该做的。

小可想了半天,晚饭后,把平常舍不得听得收音机打开,让两个小表舅开荤。

饭后,有一段广播剧,两个小表舅听得非常投入,头挨着头,耳朵几乎贴到收音机上去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