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银子缩水(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比如南方的“甲商号”
,要到北方购买一批东西,需要一千两银子。带着一千两现银上路很危险,于是便在南方出具一张银子支取凭证,到了北方,在“甲商号”
支取出一千两现银。
这样的支取,需要“甲商号”
在南方、北方均有商号。这是有局限性的。
于是,有生意往来的几大商号,比如“乙商号”
“丙商号”
,他们之间达成协议,互认对方的银票。于是南方的“甲商号”
银票,可以在北方的“丙商号”
支取现银。
由此也衍生出一个专门支取兑换的机构——钱庄。
当然,钱庄的功能不仅是支取兑换,还有存银、借贷。同时钱庄也行自己的银票。同为商票。
只要有商号钱庄的地方,商票基本都可以用。但是,国家官府行的银票,在本国很好使,任何一家钱庄都认,但是到了国外,就不一定了。
“是官票。”
方育道。
小石头想了想,说道:“西凌官票,最好去找西凌商人兑换。”
“为什么?”
陈晓不懂。
古代钱庄她知道是干嘛的,相当于现代银行。不过对于这里的“跨国金融结算”
,她完全不懂。
小石头道:“去钱庄兑换,人家至少收你两成费用。找西凌商人兑换,他能少收点。”
“两成?”
陈晓惊讶。
一百两银票,就要扣掉二十两,这也太夸张了。
小石头道:“外国官票在南越,都是这么收的。不信你随便去打听打听。”
商票兑换,还有货物价值在里头。但是官票兑换,纯纯就是一张纸,得要回国后才能兑换成现银。
钱庄收了外国官票,它又不跑国外做生意,最后还是要把这张银票兑换给那个国家的商人。这其中,钱庄收一成、商人收一成,所以总共是两成。
商人是要牟利的,他们的宗旨可不是助人为乐。
方育没想到,兑换费用居然这么高。六百两银票,到手只有四百八十两。这个缩水程度,连他都有点难以接受。
在西凌国,官票是实兑的。也就是一百两银票、兑换一百两现银。商票兑换在二至五分之间,也就是一百两银票、扣掉二至五两银子。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家喜欢存储现银,如果只是几百两倒还不怎样,如果是几万两、几十万两,这笔费用不是个小数目。但是对于商人来说,路上安全是第一位的,带着几大箱银子上路,被抢了得不偿失。
方育之前也没指望着银票能实兑,但是一下子去掉那么多,有点肉疼。
接下来他们还要在这里生活,四百多两银子,怎么够。
方育问小石头:“你认识西凌人吗?”
小石头知道他想换银子,问道:
“你要换多少?”
“六百两。”
小石头垂眉:“我认识的西凌人,拿不出这么多银子。”
他认识的西凌人,是跟着东家来南越干活的,他们的收入还可以,但也拿不出几百两现银。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