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我只聽說侯爺喜愛美色,原來還男女皆可?」6惟挑眉。
「美色誰不喜歡……啊不不,一時嘴快,我這是不忍美人流落民間無人欣賞,這才將她們帶到府里嘛,不過她們當然不能跟你比,凡俗牡丹之色哪能與仙姿風雅相提並論?」
劉復渾然忘了自己先前想問什麼,自以為跟對方已經混熟,開始打聽自己之前更好奇的傳聞。
「聽說你斷案如神,日審人夜審鬼,真有此事?」
「侯爺覺得是真是假?」
「我覺得半真半假,因為就算真有鬼,應該也是被你的風采所迷,主動招供吧。」
劉復言語輕佻,6惟卻不為所動,始終維持雲淡風輕的姿態。
但說著說著,劉復自己先嘆了口氣。
從京城出來的這一路,枯燥乏味,路途疲憊,他也就是每天看看6惟的臉,還能提點精神,可一路上6惟鮮少下過馬車,不管劉復怎麼撩撥,他都能安坐車內看書。
以致於劉復雖然喜歡6惟那張臉,卻每每受不了他的端莊持重而選擇另乘馬車或騎馬。
也就是到此刻,他才有機會跟這位大理寺少卿近距離交流。
「6少卿如此丰神俊逸之姿,合該在鮮花錦簇中與人坐而論道,怎能到這蠻荒之地來受苦?不過想想公主,和親十年,殊為不易,卻怎麼是我等二人過來迎接……」
劉復憐香惜玉兼且顧影自憐的毛病又冒出來了。
他一邊哀嘆自己過來受苦,一邊又感嘆公主的冷遇。
再怎麼說,公主也是當今天子的堂姐,光化帝嫡長女出身,撫邊和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在柔然滅了,疆域納入朝廷管轄,公主請求回京養老,天子理應隆重相迎。
結果現在就派了他一個半生不熟的任汝陽侯,一個主管刑案的大理寺少卿來接人,不說冷淡,簡直已經是無視了。
「當朝天子並非以皇子身份繼位。」
劉復自言自語分析,又像是給6惟掰扯。
本朝以章為國姓,便以同音璋為國號。光化帝是本朝第三位皇帝,公主為帝嫡長女,身份在當時自然頂頂尊貴。
「當時北面柔然勢強,大軍壓境,朝廷兵敗,不得已議和,柔然求娶公主,光化帝本想讓宗室女去,但那些柔然蠻子得知光化帝膝下有且只有一女,這位公主還正當豆蔻年華,就提出非嫡公主不娶。此事鬧得朝野沸騰,好生熱鬧,我爹當時也在,親眼看著光化帝勃然大怒,斥責國家無人,須得女子出面和親。底下臣子們也都一分為二,有的說以女子和親,國家養軍士何用,朝廷顏面又放在哪裡?也有的說公主雖然身份尊貴錦衣玉食,可朝廷百姓悉心奉養,更該在國難當頭之際以身作則……這些事你聽說過吧?」
6惟倒也回應兩句,沒讓他一個人唱獨角戲。
「家父當時也在場。」
劉復馬上八卦:「那你爹是哪一派的,贊不贊成公主和親?」
6惟:「他沒表態。」
劉復嘖了一聲,好像在說老狐狸都這樣。
不過他提起舊事,6惟似乎也有了點興,目光從手中卷宗移到劉復臉上。
聽眾一關注,講的人就更來勁了。
「那後來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吧!」
皇帝就是再疼愛獨女,也必須面對柔然可汗得不到公主,不肯退兵的事實,最終隆康公主出降,大璋與柔然結兩姓之好。
此事過後三年,光化帝駕崩,其子,也就是隆康公主的親弟弟繼位,年號景德。」
但這位景德帝運道委實不太好。
景德帝年紀輕輕,卻輾轉病榻,在位四年即崩,無親嗣,不得不擇宗室為繼,最後挑挑揀揀,選了景德帝的堂弟,這就是當今天子永和帝。
「當今陛下登基未久,就趁著柔然內亂下令出兵討伐,一舉拔除邊患,令被柔然併吞多年的張掖郡也都重歸疆域,這份功績固然舉世無雙,可要我說,若非前面兩代先帝籌謀隱忍,這殲滅柔然的不世功業也不可能這麼順利。可惜了公主身為先帝之姊,光化帝長女,如今好不容易得以歸朝榮養,竟是這般冷冷清清,乏人問津。」
他口沒遮攔說一大串,感覺自己好像確實話有點多了,不由乾笑數聲,試圖圓回來。
「本朝女子再嫁不罕見,隆康公主如今年紀雖然不大,畢竟是寡婦之身,前夫又是柔然可汗……我這也只是惻隱之心,絕無妄議天子之意啊!」
他確實覺得公主可憐。
金枝玉葉花樣年華,一去柔然十年,吹了十年的風沙,只怕纖纖少女的眼角都有了紋路。
沒了父兄庇護,雖說如今這位陛下是她的堂弟,可畢竟多個堂字,隔了一層,可以想像公主回到京城,眼見物是人非,無依無靠,餘生晚景淒涼,一眼能看到頭。
都說人走茶涼,堂堂公主淪落至此,怎能不令劉復唏噓?
想及此,劉復越發同情這位素未謀面的公主。
6惟忍不住又看了他一眼。
都說這位汝陽侯流連花叢,家中姬妾,外面紅顏,兩個手掌都數不過來,惜花憐花是出了名的。
看來現在還得加上一條,口沒遮攔。
6惟伸出三根手指。
劉復:「什麼意思?」
6惟:「其一,陛下對公主有單獨的旨意,其中涉及公主封號,並非你想的那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