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造老罪了(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皇爷,徐昶请见。”
朱厚照正沉浸在大明的玉米和地瓜推广的喜悦中,负责纺织系列的工部主事徐昶来了。
“宣。”
徐昶恭敬地进了豹房,口中说道:“臣徐昶参见吾皇陛下。”
“免礼,有什么事情?”
“回陛下,臣近日改进了纺织工艺,请陛下一观。”
“又改进了?走吧,去瞧瞧。”
朱厚照出了豹房,不远处就到了研究院。
现在的研究院占地面积较之前已经大了很多,从锦衣卫中调拨过来的军匠也越发的多了,而且来到研究院的工匠都分外的高兴,都是因为这里的俸禄比外面高很多。
朱厚照看着日益增多的工匠,琢磨着是不是应该把研究院搬一部分出去?要不然这地方也不够用啊。
皇城虽说很大,但是也不能全部用来盖研究院啊。
他看着纺纱机呼呼的转动,数十根棉线迅速的缠绕着。
徐昶简单的说了一下自己改进纺织的思路,
“陛下,臣自小在苏州府长大,南直隶纺织业盛行,家家有织机,尤其是松江府,大明的许多质量上乘的织造品,都是那里纺织出的,”
“陛下请看,此物名叫搅车,用来清理棉花的杂质,之前的搅车只能单人适用,臣就改进了一下,发明了双人搅车,又将许多木制部件更换成了铁制,处理棉花的速度较之以前,快了许多。”
“这个是纺纱机,经过了几次的改进,现在工坊一共有五台纺纱机,每一台纺车每日能稳定产出二十斤棉纱,。”
“后面的这个是织布机,臣愚笨,还没有对其进行改动,不过工坊现在有五百台织布机,都是臣命工匠打造而来。”
徐昶说道:“进入冬季后,棉布工坊经常发生断纱的情况,臣思虑良久,想到在去年刚建立棉布工坊时,却没有发生此类情况,这时臣发现水气会影响棉纱,臣与赵司衣沟通过后,提请皇店将工坊改造,加装了暖壁,并在其中放置水缸,之后没有再出现断纱的情况。”
朱厚照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的棉布产出越来越多,能解决很大一部分棉布的问题。
();() 众所周知,明朝征收税赋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实物和白银混收,其中棉布在其中占了大头。
光是一年征收的棉布就有上百万匹,就算这么多,也还是不够国库使用的,因为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其实这也跟明朝的税赋占比有关系,其中一半的税赋,是留在地方政府,各级政府用来支付当地官员的俸禄。
这个政策其实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总不能让全国各地的官员不远万里来京师领取俸禄吧,那海南的官员可就遭老罪了。
年初去京城领取俸禄,年中回来把俸禄放到家中,然后启程去京师准备领取下一年的俸禄。
(╯°Д°)╯︵┻━┻
税赋剩余的一半才上缴国库,而上缴国库的这一部分运送至京师,还会产生损耗。
这就导致了,上缴至国库的税赋没有明面上那么多。
所以在朱厚照面前有四个字,开源节流。
开源就是增加朝廷收入,朱厚照现在开了三个工坊,棉布,食盐,味精,这三种都是硬通货,而且食盐和味精现在都是面向勋贵等级的人,挣得倒是很多。
不过现在的这三个工坊都是设置在皇店下面,不归朝廷管辖,自然收入也就不进入国库。
虽然明面上是不进入国库,收入尽归内库,但是朝臣自从成化年间开始就将内库和国库视为一体,国库没钱了就请陛下拨付。
朱厚照之前就对这个行为感到很不高兴,朝臣也跟他索要过几次内库的存银,那个时候他给了宝钞,没有给银子。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