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欲为第一(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进行存储,那任何妄图改变的想法都将以失败告终。
所以修炼之路也是“元”
的吸收和存储之路。
基于此,修炼者又根据身体对“元”
的存储情况,划分出各个境况等级。
最终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磨练后,逐渐明确,了解自身,并根据元“力”
的高低,划分命名相应境界。
曰:蜕体,天元,地阙,鬼宫,神脏,铸融,断魂。
其中“蜕体,天元,地阙”
三境广泛被称为凡境。
原因为修炼者在这三个境界,自身还明显有很大缺陷,更像拥有伟力的凡人。
而一旦入了“鬼宫”
便意味着修炼者已经初步开始脱离人,而更趋向鬼神。
所以“鬼宫,神脏,铸融”
三境也被称为鬼神境。
以上境界根据当前所处的位置,粗略可以分化为,初,中,高,圆满,四个阶段。
细化则可以分为初入,初阶,中阶,高阶,圆满,巅峰,半突破,七个阶段。
前者多用在形容凡境,后者多用在形容鬼神境。
至于最后的“断魂”
境界,书中相关的描述极为稀少和模糊。
可以明确的是此境界晋升的死亡率极其之高,用十不存一来形容可以说是毫不夸张。
所以有不少修炼者终其一生都没有勇气再进一步。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方进恶趣味的原因,在这本书的最后,有着很多用红色墨迹所写的名字。
其上就是书中第一部分,也是对境界的描述,只是相对表浅的介绍了境界和一些基础。
这些他没有花费很长时间就消化记忆完成。
书中的第二部分,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花费篇幅最大的部分,都用在了描述“吸收”
“储存”
和“变化”
上。
所谓的“吸收”
“储存”
和“变化”
中。
吸收还勉强能听懂,也能联想到之前他在石室中的行为,应该就是对应的吸收。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但是相对被动。
之前齐重山晚上打坐的时候,应该是在聚集周围环境内的元供他吸收,但却是主动的。
书中还有着其他的途径,真正让他费解的则是“存储”
。
因为按照道理来说,元在吸收之后身体的存储应该是自然而然的。
但显然书中所描绘的情况,并不如他所想一般。
这部分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理解,也没有吃透。
还是在之后联系于另外一本书的内容心中才有了部分了解。
属于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的情况。
变化则是相应的举例,意思为根据自身的不同和使用的不同,表现亦有所不同。
至此为止可以说是第一本书上的绝大部分内容。
剩下来的寥寥几页,则是其他一些他完全看不懂,也没法了解的东西。
讲的都是一些元的特殊附加和效果什么的。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