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谈画张爱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但她又的确是个重情义的人。有一段时间生活十分拮据,饶是这样她也没有嫌弃过爱玲,与她朝夕相伴,两人相依为命近十余年,待爱玲比女儿还亲。她亦是遇事可以商量,惟一可以帮着爱玲拿主意的家里人。黄逸梵长年在国外,她强似爱玲的母亲。

  一九二五年,张茂渊和黄逸梵一起出国留洋,在从上海驶向英国的轮船上,邂逅了风度翩翩的李开弟。船颠簸得厉害,张茂渊不住地呕吐,黄逸梵此时也自顾不暇。李开弟是谦谦君子,一个有教养的男人。他端来热水,递上热毛巾,还冲了两杯龙井茶,主动照顾着两位一起同行的女士。

  傍晚,张茂渊站在船头,观赏海景,忽觉得有人将一件衣服悄悄地披在她的肩上。张茂渊回眸一顾,这一眼注定滚滚红尘的半世情缘交缠。正是:春江水沉沉,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

  后来爱玲在《姑姑语录》中提到的一方淡红色的披霞,就是两人的定情物,张茂渊一直珍藏身边。

  她是清坚果决的人。算命人说她晚嫁,她也如同孔雀爱惜羽毛,不肯对凡鸟青睐有加。又是陌上游春赏花者,不轻落情缘与人。但若花落尘缘,如白素贞爱了许仙,那也只有一路相从到底了。

  李开弟在和张茂渊不间断的交往中了解到她出身豪门望族,外公是李鸿章,父亲是张佩纶。在李开弟眼中,李鸿章是一个民族败类,签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张佩纶也决非英雄,&1dquo;马尾之败”主帅难逃罪责,其狼狈逃窜的举止被李开弟视为懦夫行径。又听到其兄是个打吗啡、嫖jì的浪荡子。于是,李开弟在张茂渊面前绝口不提婚嫁之事。

  其实稚女何辜?为何要她背负祖上和父兄的罪责,何况《马关条约》和&1dquo;马尾之败”罪也不在其臣,而在其主其国,病如膏肓积弱难返。但就是这般清流之见,几乎误了张茂渊终身,就像后来爱玲因为和胡兰成的恋情被上海的文化小报视为文化汉jian。中国人视人和家族为整体,罪则连坐同诛,是思维定势,不似西方将人和人区别分开来看。

  后来长时间的接触,李开弟渐渐了解她是女儿身男儿心,是一位时代的独立女性,有女子婉转强韧的生命力和毅力。股票投资失败,万贯家财化为乌有,她也是淡淡的,没有死去活来。倒看得我这等财迷心惊肉跳。说她和爱玲锱铢必较其实是表象,内心里,这两人都是那样的心清心亮,视钱财为身外之物,洒然到让人敬慕。

  爱玲毫不掩饰自己对姑姑个性的欣赏,她极力追随姑姑的生活方式——自己挣钱自己花,自己管自己,自由自在住在公寓里,清清静静,没有人事纠缠,过一种清洁慡利的生活。

  有段时间,张茂渊在无线电台上报告闻,诵读社论,每天工作半小时。她颇为感慨地说:&1dquo;我每天说半个钟头没意思的话,可以拿到几万的薪水,我一天到晚说有意思的话,却拿不到一个钱。”后来,她也做过其他工作,和爱玲一样是独立自主的职业女性,而不是附在旧家老屋上晒太阳的藤蔓。

  爱玲的少女时期到青年时期,都与她住在一起,两个人相处十年,她的人事处置方式,对爱玲深有影响。

  等李开弟渐明佳人之心,却为时已晚——他已与他人结为夫妇。此后六十年,她隐忍退让了自己,只作为好友与他交往,从未越雷池半步,独身自好始终未嫁。她和他,都是善良的人,怎忍为自己的幸福而让别人痛苦?还是都藏了吧!

  在《姑姑语录》的最后,爱玲写她叹了口气,说:&1dquo;看着这块披霞,使人觉得生命没有意义。”哀怨,从纸上沁出来,让人掩卷心酸。我们或可说,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人生太短,世事无常,谁又敢说,六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

  六十年是怎样漫漫无尽的时光,她一个女子是怎样熬过一个个无尽的长夜。长河渐落晓星沉,碧海青天夜夜心。这星轮转了几次,这心熬干了几颗?生命真的没有意义。

  她与他结婚的时候,已是七十八岁,从婵娟&1dquo;两鬓秋蝉翼,娩转双蛾远山色”的少女变成了&1dquo;尘满面,鬓如霜,相顾无言泪千行”的老妪。

  她为他等待太久,熬干了心血才换来暮年花开。

  &1dquo;我早知道你和李开弟是情投意合的一对,当初李开弟对你的出身抱有偏见,对你的个性也不甚了解,他是一个粗人,就断然拒绝了你的初恋,贸然和我恋爱并结婚了。真的,当初我一点也不知情,你把你的恋情暗藏在内心深处,我竟然一点没有察觉出来。等李开弟了解你的为人个性,了解你的坚韧不拔的恋情之后,我已经怀孕,和李开弟再也分不开了。李开弟苦恼过,悔恨过,内责过,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晚了。&he11ip;&he11ip;李开弟也是一位谦谦君子,你视我儿子为己出,李开弟视爱玲为己女,这一切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将不久于人世,我过世后,希望你能够和李开弟结为夫妇,以了结我一生的宿愿,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会死不瞑目。”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忍了许久的眼泪终于落下。这话,是李开弟妻临死时所言。人之将死,其言殊善,是不可能骗人的。这话字字听来是血泪,是张茂渊一生的考语。她要付出多少才能让另一个女人心甘情愿说出这样的话。这世事永远是公平的,她的付出,即使她不说,亦有人看在心里。她那时光亦不可磨蚀的深重情义,终会被人记取。

  似她这样的女子,比爱玲更出世三分。爱玲在她身边成长,如何能不受恩泽?爱玲有她,是一生之幸。

  白乐天有诗云: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但似张茂渊这样情义坚如金石真是好,痴而慎。这样一个女人,我忍不住要写她。

  影子男孩

  一九三四年的某个周末,上海张公馆的大门打开了,在圣玛丽亚学校读书的爱玲坐着父亲的车回到家中。

  又是月底周末,她紧簇着眉头,不只为要回来面对父亲和继母,也气恼刚才在车上家里的佣人投告弟弟张子静的种种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

  &1dquo;你在看什么?”一直憋着气要好好教训张子静的爱玲冷不丁凑到他跟前。

  &1dquo;连环画!很好看的。”张子静笑嘻嘻地抬起头。

  &1dquo;我都在看穆时英的《南北极》与巴金的《灭亡》了,你怎么还看这个&he11ip;&he11ip;”爱玲很气愤,她觉得弟弟的品位大有纠正的必要。

  &1dquo;父亲让我出去找事做,我读书也无用。”高而瘦的张子静,穿着一件不甚干净的蓝布罩衫。回答完这句,就跑不见了,把爱玲气得干噎。

  再翻开《对照记》,看到&1dquo;张爱玲和她的童年”,一个男孩落入眼底。他就是儿时的张子静,小爱玲一岁的弟弟。他坐在姐姐爱玲的身边,抱着玩具。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下有清澈的眼神和不谙世事的笑容。

  我读到的,看到的他总是怯怯的,好像笼罩在诸葛亮阴影下的刘禅一样,很少被正视,被关注。有爱玲这样一个才华惊世的姐姐,他从来都在她光芒的庇荫下,黯然站立着。爱玲谈苏青,谈炎樱,谈得朗朗落落,却对惟一的弟弟不及多言。他只是她言头下偶尔飘忽的影子。

  中学时代的爱玲已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也希望弟弟成为自己期望的那种人。她总是那样霸道,小时候玩游戏,她要张子静听她调派,他不愿听,两个人就吵起来。有一次和家人去杭州玩,爱玲想到有好电影上映,立时要赶回上海来。没奈何,张子静只得陪着她回来,连看了两场,他喊头疼,爱玲却一点不在意,只说道:&1dquo;要是赶不回来,我才难受呢?”他的忠厚,映衬了爱玲的任性。

  童年的爱玲有张子静的陪伴是她的幸福。老天不放心她独自在那个阴霾的天空下活着,所以给了她一个弟弟。他们有相连的血缘,有共同的成长背景,一起经历年幼年少时家族的繁盛,也见证了它的没落。

  父母剧烈争吵时,爱玲和他在阳台上静静地骑着小小的三轮车。两个人都不做声,他怯怯的,慌乱的,像小鹿一样受惊的眼神。爱玲想来多了一点倔意,一声不吭地看着晚春阳台上的绿竹帘子,满地密麻的阳光,想着心事。她与弟弟安静地相对,多少有些安慰。

  两个人真的比一个人好。

  长大了,爱玲被母亲拐送到学校里去。母亲为她推开了一扇窗,爱玲由此看到外面壮阔的世界,否则即使她天资颖悟,最终也不免走上女学生到少奶奶一条绝径。

  而他却没有姐姐那么幸运,父亲躺在烟铺上对继母说:&1dquo;连弄堂小学都苛捐杂税的,买手工纸那么贵。”这样轻描淡写的一句,决定了他的命运。

  在后来的回忆文章里,他这样写道:&1dquo;那时姊姊已进了黄氏小学,住在学校里。每逢假日,家里的司机会去接她回家。父亲仍然不让我去上学。我在家里更为孤单了。以前私塾先生上课,姊姊会问东问西,现在剩下我自己面对私塾先生,气氛很沉闷,我常打瞌睡。不然就假装生病,干脆不上课。”

  我们看见一个寂寞的男孩,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外面的世界,满脸无助,让人心疼。即使长大了,他也一直处于被&1dquo;欺压”的状态。没有人对他歉意,因为他聪明只是普通人的聪明,不够天资卓绝。他的被湮没,仿佛理所当然。即使姐姐爱玲,对他的歉意也不深。这让我想起自己评价胡兰成的四个字:&1dquo;天性凉薄”。爱玲也是如此。

  他的一生似乎都是被忽略的。世事不公,一些人注定天生光彩照人,历经坎坷仍旧会成为画里的绝胜风光,另一些人却只能模糊地存在,化作背景。同样的出生,竟是如此迥然相异的人生。比如爱玲,一个在读书时几乎自闭的怪人,被父亲&1dquo;拘禁”了半年,逃了出来,成为一代名家,而张子静郁郁落落,孤独惨淡一生。《茉莉香片》里的传庆性情懦弱孤僻,接近变态的边缘,或许可看做是爱玲自己和弟弟个性的拼合。

  一九三八年初,爱玲逃离了那个家,而他孤单地留在那里,战战兢兢地过日子。他被父亲打嘴巴,继母冷眼旁观,他却逆来顺受。看在眼里,爱玲深为他悲哀,觉得弟弟不懂反抗,或者已经忘记了反抗,只觉得&1dquo;一阵寒冷的悲哀”。

  他的心又何尝不是悲哀呢?&1dquo;以前母亲回国来,我姊姊要去姑姑家看她,而我总是被父亲和后母拉住,不许去。我为此哭闹过很多次,他们还是不让我去。一九三八年初姊姊逃走后,我在家里很孤单,很想念她。”浅淡的几句,这个温厚的孩子,内心的伤感宣泄出来。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