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每25个英国父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张之极从天启皇帝这里出来后,就直奔内帑而来。由于天启皇帝已经了话,因此,张之极十分顺利地就拿到了这三十万两白银。

宫里出了钱,还顺带来了一个包邮服务,安排侍卫押解着三十万两白银,送往京营熊廷弼处。

张之极仅安排十名侍卫跟随,方便双方交接。

而他自己则前往户部。找户部要那五万两的拨款。

可是到了户部,却遇到了阻碍,原来是户部尚书李汝华不在。

接待张之极的是户部左侍郎李长庚。

此人现在是户部左侍郎,还负责督辽饷。作为明末“西陵三老”

之,不植党援、臣心如水、刚直不阿、敢于直言。向朝廷上书恢复海运。曾经亲自押送海饷至辽。

对于这位仁兄,张之极对其还是非常钦佩的。

李长庚一脸为难地说道:“世子。李尚书早已话,这笔钱事关重大,必须由他下令,才能放。”

张之极问道:“李大人。难道皇上了话,还得他再下令吗?他什么时候离开的户部。去干什么去了。”

李长庚回道:“走了没多久。至于去了哪里,他也没说,本官实在是不知呀。”

张之极知道李长庚说的是实情,他也就没有必要为难李长庚了。

张之极说道:“李大人。那我就先走了。明日我再来。”

李长庚亲自将张之极送到户部衙门口。看着远去的张之极,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凭着对李汝华的了解。李长庚认为,李汝华突然离开户部,显然是在躲着张之极。

目的就是不想让张之极顺利拿到这笔钱。

经过几件事,刘一燝、李汝华、张问达等人与张之极不和一事,满朝文武都知道了。

张之极干得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国家的事情。可是堂堂大明户部尚书,竟然因为私人矛盾,做出了影响练兵之事。

当天启皇帝安排人前来索要练兵饷银时,李汝华竟然哭穷,只能掏出五万两。

李长庚对此是反对的。因为他知道,年底虽然用钱的地方很多,可是拿出个十万、乃至十五万两,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可是李汝华坚持就拿五万两。

可是这五万两,又不及时下去。李长庚十分生气,可是无可奈何。

人家可是户部尚书。

因此,李长庚对张之极还是有些愧意的。只是没敢当面说出来罢了。

张之极离开了户部,并没有回京营,而是赶往了御马监。

因为今天提出来的几件事,还没有落实。即便是天启皇帝今日全部传旨到位,最快也得明日去找那些衙门。

好在御马监是魏忠贤把持,他与刘一燝那帮人不对付,对自己主动示好,还是会配合自己的工作的。可以先说一说马匹的事情。

魏忠贤听完张之极的话,问道:“世子大概需要多少匹?”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