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乾坤已定扭转乾坤是什么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章 公开决斗2(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当时,关于立何人为国君,鲁国内部是有争议的。

亚卿叔孙豹反对立姬裯为君。他的理由是,太子去世,有同母弟就立同母弟,没有同母弟就立庶出的长子。年龄相当就选择贤能,贤能相当就用占卜来决定。公子裯并非嫡嗣,也非庶出长子,不应该成为国君人选。

除了资质不合,鲁昭公当时已经十九岁,行为举止仍是儿童脾性。国君兼兄长去世,居丧时他竟无哀痛悲戚之色,反而面上有喜,实为无德。

末了,叔孙豹还大胆预言,如果一定要立他为君,将来必然成为季氏的忧患。

回头一看,叔孙豹一语成谶!不愧是说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的智者!

季孙宿当日所想,无外乎是鲁昭公心智稚嫩,乖巧听话好操纵,不会与他作对。谁曾想,兔子被逼急了,也敢向老虎叫板。他的儿子季孙意如差点命丧于他之手,季孙家族三代苦心经营几乎毁于一旦。

依据叔孙豹的推论,鲁昭公之所以会给季孙氏造成困扰,无非是他的性格。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十二岁定终身”

,想来一个兄长去世却不为所动的人,定是异常冷漠,冷血无情。这样一个人,他的行为难以预测,令人胆寒。当然,这是程度严重的,轻者很可能我行我素,不知衡量轻重,权拿得失。

如今看来,鲁昭公属于后者。

子家羁曾对他几次三番劝阻,他却一意孤行,丝毫不让步。

第一次,箭未离弦,双方还没摆出架势你死我活。子家羁的分析,无疑是审时度势的。毕竟,公室失政太久,必须重新获取财力人力军事的把控,才能对抗季孙氏,否则定是寡不敌众。

说起季孙氏的权势,不得不追溯二十年前生的一件事。

公元前537年,鲁国进行军制改革。此次改革是在大夫施氏家中进行谋划,在臧氏家中完成方案。

臧氏时任鲁国司寇,顾名思义,司寇主要掌管刑狱,鲁国又是兵狱同制,即军队、警察、司法、监察统一编制。作为司寇,臧氏对军制上的改革变动有足够的话语权。所以,细节上的敲定,选择在他们家完成。

在此次改革之前的二十五年,鲁国已经进行过一次军改。

那时国君是鲁襄公,年纪尚幼,不能议政。叔孙豹任司马,掌管军队,由季孙宿单方面起。起初,叔孙豹持怀疑态度,担心季孙氏一人专权,不太乐意。后来,季孙宿坚持,并愿意与其盟誓,此事才算圆满落幕。

当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作三军”

何谓“作三军”

?就是在原有的上军、下军的基础上增加中军,变成中军、上军、下军(跟晋国的称谓一样,楚国则是中军、左师、右师。),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各家得一军之指挥编制权。

无端多出一个军,车马士卒从何而来?答案就是——把三家的私家车兵合并而成。

与此同时,三家还提供不同的奖惩方案(涉及减免征税),鼓励原来军队里的兵士为自家所用。

比如,青壮年如果归于季氏私邑,即属季氏出的兵,即是季氏的家兵,他们家就可以免除征税;不入季氏者,则倍增其税;奖励从军者,处罚不从军者等等。

这样一来,国君的家臣就变成“三桓”

的家臣。公室的大权牢牢控制在“三桓”

之手,国君权力大大削弱。

由于季孙氏实力最强,车马家兵最多,并入的人员也最多。其次是叔孙氏、孟孙氏。

如果把鲁国全部军事力量分成十二份,按照作三军的方案,季氏得四份,叔氏得两份,孟孙氏得一份,也就是说,三家合在一起是七份,公室只有五份。

三家合力,力量已经过公室。更别说他们抛出的税收优惠政策,青壮年都跑他们那里去了,公室的队伍多是老弱病残,加起来的战斗力恐怕跟季孙氏的四份都无法对抗。这么一看,季孙氏一家足可单挑公室,绰绰有余。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