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陈石头比张小乙小一岁,今年十七,都是街里街坊的也都认识。
陈石头一家不识字,他便揣了五文钱过来为他儿子求个名字。张小乙算了算他儿子的生辰八字,算出他儿子五行缺水,便给起了个名字叫陈世霖,取自前世看过的苏泂的诗句“官次淹时久,才华应世须。”
陈石头家里也不富裕,他跟他老子都是卖苦力的,挣钱不容易。五文钱的卦钱张小乙收了,又给他随了六十八文的满月钱。
这一单生意,血亏!
之后陈三水请张小乙去吃满月酒,张小乙很给面子,过去吃了一顿酒席,打算在酒席上把份子钱找补回来。
奈何啊,穷人家办满月,酒席又能有什么好东西,荤菜就俩,一个肉片炒青椒,一个土豆片炒肉。(请不要纠结青椒和土豆是哪来的。)
他们家是穷人,亲戚也没有富裕的,来吃酒席的都是很长时间见不着荤腥的穷人,俩肉菜上桌的一刹那就没了,连盘子里的油都被俩孩子用馒头蹭了个干净。
回来一算账,自己随礼六十八文,卦钱五文,土制烧酒喝了一斤,连饭带菜带酒算他三十文钱,加上卦钱五文,还亏了三十三文钱。
这三十多文钱让他心疼了好几天。
靠在椅子上手捧一本周易八卦慢慢研读,桌子上还摆着茶水。
滋喽一口茶,目视两列字,也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算卦张小乙会算,这门学问张小乙的师父以前没教过他,都是他根据周易八卦等一些道经一点点琢磨的。
张小乙的算卦本事虽不能说是神准,但大致上还是差不离的。
每天上香的人少,有时候好几天不来一个。上香的人少,算卦的人就更少,所以张小乙想要指着算卦挣钱更是艰难。
房前附近来上香的大爷大妈口袋里也没几个铜板,更何况家不常理不短平头老百姓有啥可算的。
张小乙虽说修道十八载,但性子一点也没变,清心寡欲,静如止水他做不到,因为他师父就做不到,要不然他师父也不可能认识那么多老娘们。
时间再次来到傍晚,张小乙开始收拾桌子,给帝君上香。
之后关闭山门,回到后院做饭。
在米缸里淘了一碗米,拿出上午买的羊杂,又在后院菜园子里摘了颗青辣椒几根香菜,他准备来一道爆炒羊杂。
这边焖上米饭,那边开始做菜,羊杂洗净切丝,连百叶毛肚带肝和小肠之类的杂碎准备好。
把翠绿的辣椒也切成丝,之后添柴架火,把火架的高高的。起锅烧油,油热了下青辣椒,翻炒两下放入羊杂,加盐酱油等调味料调味,等羊杂炒熟,放入切好的香菜沫随便翻两下勺,一道爆炒羊杂就算出锅了。
再去院子里摘两根黄瓜,倒半碗地道的山东黄酱,一凉一热俩菜就算齐了。
把餐桌放到院子里,等米饭蒸熟,盛碗米饭,一口黄瓜蘸酱一口爆炒羊杂,米饭横着往嘴里扒拉。
一边吃饭一边感受着斜下的夕阳,有滋有味。
这不也算是一场修行嘛。
一个人生活,那也不能苦了自己,该吃吃,该喝喝。
张小乙这边正吃着饭呢,后门那嘭嘭嘭有人敲门。
张小乙放下碗筷,起身往门口走去。
难道是李金榜送钱来啦?
张小乙可没忘他说要装修道观的事儿呢,这么多天都没动静,难道是他?
打开后门,门口站着一男一女。男的三十多岁,女的也是三十来岁。男的身材高大,却略显沧桑。女的眉头紧锁,右手薅着男子的耳朵,显得有些泼辣。
“二哥二嫂,你们这是?”
张小乙认识这俩人,也是附近住着的邻居,都是街坊辈儿论的,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
不过他们俩这么多年也没进过道观几次,今天这个点过来敲门还真鲜。
二嫂子一身兰花袄,薅着二哥的耳朵,二哥疼的呲牙裂嘴也不敢喊疼,只是满眼哀求的看着她。
“二嫂子,有什么话咱们进来慢慢说,这是干嘛,让人看见多不好。”
张小乙不清楚他们家生了什么,但该劝还得劝。
“就是,媳妇儿你先撒开我,多丢人啊,让人看了笑话。”
二哥也道。
二嫂子话了,她先是瞪了二哥一眼,随后才露出笑模样:“小乙,听说你会算卦是吧?”
“会,但您先撒开,咱们进来说。”
张小乙把他们俩迎进后院儿,二嫂子依旧不依不饶,拽着二哥的耳朵给他提溜进来。
二嫂子一进院子瞧见里面的饭桌,有些不好意思道:“你这吃着饭呢,哎呀,真不好意思打扰你了。”
“没事没事,我不着急,有什么事儿您说。”
二嫂子也不矫情,跟张小乙道:“是这么回事儿,你二哥前俩月不是去钱唐县给人家干活去了嘛,今天刚回来。回来我问他这一趟挣了多少钱,家里得买米买面。嘿,他跟我说钱丢了,好家伙俩月白干。我说问问他钱丢哪了,他说给忘了,钱丢哪能忘,你说他还干点啥!”
“我要知道丢哪我不就找回来了,就是不知道丢哪才丢了嘛。”
二哥还在极力为自己辩解,但他不知道,和女人讲道理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果不其然,二嫂子一听他还敢狡辩,手上的力道又重了三分,疼的二哥呲牙裂嘴。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