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农家子发家致富科举路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封建时代的爱情(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喜宴后又请了戏班唱戏,谢凡觉得大概是昆曲。可惜唱词都咿咿呀呀,前世他听不明白,如今他还是听不明白。旁边李宁看得专心致志,目不转睛,还不时喝彩。祖父祖母坐得远一点,在和6有富6才明父子闲谈。

谢凡只好专心看台上演员们身段扮相,戏服花花绿绿,一个小生一个小旦脸上都化着浓妆,红红白白。两人甩着水袖又转圈圈,又唱一段词,然后转到帘子后面去了,谢凡猜测大概是个才子佳人戏。恰好周先生出去小解回来,原先位子靠前被人挤占了,只好坐到谢凡旁边。谢凡连忙趁着空挡问周先生这是哪一出?

周先生一副吃惊表情,说到:“这可是大名鼎鼎《琵琶记》,本朝太祖都在宫里听过。”

谢凡依旧茫然,便请周先生把故事大概讲讲。周先生便大略讲了,《琵琶记》大概情节是:汉代一个书生离开父母妻子进京赴试,经年不归,失去联络,又娶了丞相女儿,结果父母在家乡去世,原配妻子历经艰难到京城寻夫相认,书生最终带着两位妻子回乡。

谢凡听了觉得这情节实在过于离奇,缺乏逻辑。这书生在京城往家乡送信,一次不成就不能多送几次吗?丞相也是想不开,非要把千金小姐嫁给已经结过婚的书生。千金小姐更是倒大霉,离开家乡亲人还二女共侍一夫。最后居然还强行大圆满了,书生家居然被嘉奖,莫名其妙达成“光宗耀祖”

成就。

周先生见谢凡面色古怪便问他:“凡哥儿,可是听戏太吵了,还觉得头晕、身子不爽利?”

谢凡摇摇头说:“身子好了,只是觉得这故事情节怎么这般古怪?真有在京做官与家里多年不通音讯?相府千金小姐嫁给书生的么?”

周先生哈哈一笑,说道:“戏文自然是故事,都是编出来糊弄愚夫愚妇的。我们读书人也就看个热闹罢了,你可莫要被戏文蒙骗了去。如今送信也偶有不成,但是多送几封便好了,我在西北时候尚能与你祖父通信。婚姻大事皆是门当户对,何况如今婚嫁最重门第财力。女子出嫁都需备上丰厚嫁妆,哪有这种好事。”

说到后面几句,周先生表情似乎有些伤感。谢凡也不好再问,附和着随意说了几句,两人便止住了话头。接着戏台上又唱了几出戏,也有打的也有闹的。不过谢凡还是没看明白,只看了个热闹。

唱罢了戏,6家又摆了晚饭,流水似的鸡鸭鱼肉。谢凡这付身子骨,到底年轻。虽然昨天晕驴车,晚上又吹了冷风受了惊吓,上午人都难受着,现在也缓过来了。因为中午几乎没吃东西,谢凡也开始觉得有些饿了,和李宁一同闷头吃饭,吃得肚皮滚圆。

晚上是6平友和伍小姐洞房花烛夜,6平恭蒋云几个学生都在周先生手下念书,平素和6平友玩得好,张罗着要闹洞房。谢凡因为昨天才听了6表哥墙角,对此事心理阴影还没消退,自然敬谢不敏,连声说:“我来时坐驴车坐头晕了,身子不爽利。我年纪也还小,早就困了,须得要睡了。”

说罢一溜烟跑回自己房里,晚上也不多想,上床蒙头就睡了。第二日起来,谢凡觉得神清气爽,心里大大感叹“年轻真好!”

6家是本地富户,长孙结婚自然隆重,预备摆好几天流水席和连唱几天戏。可是谢凡因为昨日病恹恹模样实在明显,午饭没吃几口,晚上闹洞房都没有去,叫谢老秀才夫妇看了着实担心。

晚上6氏便和丈夫商量,不如自己先把宝贝大孙子带回自家休息,6家如今办喜事闹哄哄的,人手也忙,不适合谢凡养病。

谢老秀才也把谢凡当作命根子一般爱护着,觉得老妻说得实在有理。但是转念一想:“妻子好不容易回了娘家,侄孙儿成亲,亲外甥难得回家,大姐一家也都在。理当和娘家人团聚,提前回家难免可惜。自己本来也不耐烦应酬她家亲戚,不如自己带孙子回家休养,让妻子在娘家多玩几天。”

便对6氏说,还是自己带谢凡回家休养为好,又把刚刚心中思量也说了,只是没说出自己不爱应酬一节。

6氏听了心头一暖,深感丈夫温柔体贴,当下就答应了丈夫。第二日起床,夫妻两人便带上谢凡,去向6有富辞行。

谢凡心里有苦说不出,他想说自己晕车早就已经好了,状态不好完全是因为头天晚上受到了精神刺激。但是这话他说不出口,只好怀着忧伤,放弃热闹,随着祖父回家。“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谢凡心里想。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