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被闺蜜pua的小白菜(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再看看知青点的几个知青,大都想着在努力坚持坚持,到时候就能回家了。
其实是每天在知青宿舍和地里两点一线,每天睡醒就上工,下工吃完饭就睡觉,每天吃着野菜馍馍,就着调野菜,条件好的还能偶尔自己加点餐。
还有那被父母洗脑过头的,每天就啃一个窝头,然后剩下的粮食直接寄回家。
反着就是在清醒的麻木着。
三七隔壁的几个人,就是那京都四人组,吃亏吃多了,也学会了怎么让自己好过一点。
给村长送了礼,然后两个女生换了打猪草的活,时不时的找村里的小孩,给几颗糖就能完成任务,靠着每个月家里给的接济过得也算不错。
两个男知青,给村长送了东西之后,地里的活是轻巧了,但是工分也少了,后来顾博书在镇上回来的路上,遇见了坏在路上的车,直接修好了,没想到直接有了工作;
谢子荣在一个村民被蛇咬了之后挥作用,直接成了村里的赤脚医生,现在村里人有个不舒服的都来找他,不仅便宜离得还近,最主要是好说话,后来更是在村长的推荐下直接考了证书,也算是有编制的人员了。
喜欢偷东西的知青,在一次偷盗时直接被抓住,逮了个现行,然后由村长报上去,给送到了农场,过得很是凄惨。
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姑娘从小就被这样教导,为了家里人每天自己只吃一个窝窝头,还要干那么重的农活,身体根本受不住,后来受不了了,为了继续给家里人寄东西,只能开始偷东西吃。
时间一晃,大半年就过去了。
三七知道自己不是干农活的那块料,而且又想拯救广大群众,让大家在未来三年的干旱里能多活一些人。
就带着石京墨每天做实验,石母看着最近安分的儿子,也就随他去了,还很欣慰的觉得儿子跟三七的感情真好。
后来经过动员村长还有村干部,说要以村集体的名义开一家加工坊,咱们现在好多人家里都没有多少吃的
到了冬天那更是好多的老人为了给孩子还有年轻人省下口粮,更是活活饿死了。
现在正是丰收的季节,山里的好多东西都是能吃的,但是大家不会运用,只把那些东西当做零嘴,实在是浪费了。
这个加工坊,收购一切能吃的东西,然后经过加工变成粗粮粉,拿回家泡水喝,或者直接吃都可以。
收购松树、桦树、榆树、柳树等一切能吃的树皮树叶;
收购马齿苋、蒲公英、苦菜、灰灰菜、荠菜、车前草、艾草、龙葵、野苋菜、香蒲、鹅肠草、泥胡菜、半夏、马兰头等能吃的野菜;
粗粮有玉蜀黍、高粱、荞麦、粟、黍等。
还收蟋蟀、蝗虫、蚕蛹、蚯蚓等能吃的虫子。
对于地里的农作物更是来者不拒,比如白菜、土豆、辣椒、东南瓜、茄子。。。。。。
动物的骨头,内脏,只要收拾的干净能吃的都收。
把这些东西按照比例配置好,经过高温消毒,研磨成粉再加入佐料,成品直接跟压缩饼干差不多,带着咸味,不说多么好吃,但是绝对比树叶和树皮好吃的多。
后来随着村民送来的东西种类,更是推出了好几款口味的粗粮饼。
老年人缺钙,就做的更有营养一点。
成年人口味重,就做的咸一点辣一点。
小孩子需要营养多,就多加蔬菜和蛋白质。
然后村里或者其他村的村民可以直接用东西来换,就此石村长和三七他们还专门写出了比例,什么东西能直接一斤换两斤,什么东西几斤换一斤。
反着都不吃亏就是了,这件事情得到了县里的大力支持,村民也省的吃难吃的东西了,都换的挺积极的。
三七直接就成了加工坊的管事,地里的活直接交给了村里人。
刚开始好多村民都不看好,只有聪明的直接默默的报了名,后来再想进去那真是,有关系都不行。
只能等着里面有员工犯错然后被开除,之后就能腾出工作岗位来。
为了能保证地里不缺劳动力,所以刚开始招收的都是干净利索的婶子,年富力强的大妈,只有最开始的换购直接找了几个知青,毕竟是需要算账的,脑子一定要灵活,搬东西的需要苦力所以找了几个身体好的男的。
加工坊的工作越的顺利了,吃过的村民就会成为这里的忠实粉丝,会经常带着家里找的东西来换。
时间如梭,一眨眼旱灾就快来了。
三七虽然每天忙碌,但是在空间也不敢偷懒,更因为有了加工坊管事的身份,就更方便操作了。
也因为这个加工坊让上面的人看见了,三七经常要带着人到各个村里搞宣传,不仅推广自己村的成果,还时不时的去其他村里收东西。
一部分用钱换,一部分直接用粗粮饼换,这粗粮饼不仅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营养,能直接吃,也可以泡水吃,很多吃过的村民都很乐意换。
三七经常夹带私货,把空间里收获的粮食直接算成用钱收来的,不仅神不知鬼不觉的变现成功,还给村里后续的工作收集了原材料,真真是一举多得啊。
后来更是在三七和石京墨的配合下,让各个村里都修蓄水池,虽然旱灾还是来了,但是影响小了不只一点点。
可谓是除了太远的地方顾及不到,没办法管之外,附近的几个村镇,很少有人饿死。
也算是完成了想要救人的愿望。
在这几年里,三七也是常被石京墨投喂,更是长高了不少,人也更加漂亮了。
后来灾年过去,两人直接结了婚,城里的大领导都来参加了。
因为两人的各种操作,不仅极大的减少了损失,还让好多人活了下来,成为了在灾年受到影响最小的城市。
上面直接颁了证书,还给了不少奖励,他们俩更是成了当地的青年代表。
村里硬是靠着加工坊,实现了财富自由,每个人都赚的盆满钵满的,家家户户都盖起来砖瓦房。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