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实现盈利筹建新剧(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第一部的质量,对后续的拍摄影响极大!
“那你打算怎么办啊?”
柳妍帮陈鹏举排“1uan”
解闷还行,排忧解难属实出她能力范围了。
“我想想,我想想。”
陈鹏举闭着眼睛,想起春节前老妈说过的话。
家里……似乎有几千万存款,听老妈的意思,五千万以内,好像没啥影响。
但是,这个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怎么说服老佛爷,是最大的难题。
“柳妍,你说……我爸妈的存款,在什么情况下会心甘情愿的花在我身上呢。”
陈鹏举问道。
直截了当的摊牌,肯定不行!老妈和老爸都不是喜欢四处投资的人,专注建筑行业十几年,炒股、买黄金这些事,从来没干过。
“嗯……结婚、急需这笔钱救命,或者……关系到事业展?”
柳妍想了想说道。
“结婚不可能,救命……我也没出国,哪用的上啊!”
陈鹏举直接排除掉两种可能。
“你说……我要是和他们说,想在一部电视剧里当男主角,需要带资进组才能争取下来,他们会不会同意?”
还是事业展比较靠谱,但也只是有点希望而已。
“应该……数额不太大的话,会同意吧。”
“关键就是数额比较大,我粗略算了下,如果每年拍摄三部电视剧,平均每部投资五千万的话,我的剧本、片酬抵五百万,还需要两千万投资,三部就是六千万。”
“电视台、视频网站回款这块,不能指望,万一关键时候掉链子,影响太大。”
“一年的周期,大概够收回成本了,稍微差点,我也能用小说稿酬添补上,那现在就是凑到六千万。”
“《庆余年》这两千五百万,还拿的出来,剩下三千五百万,估计得从我妈那儿弄到三千万才行。”
陈鹏举掰着手指头计算,基本确定,只要再多三千万资金,就能实现满负荷运转。
为啥是一年拍三部剧呢?
因为陈鹏举只演男主角或男二号,肯定不演配角,进组拍戏起码三个月,杀青后总得休息几天,再加上春节期间必须回家过年,一年满打满算,也就能拍三部!
当然啦,要是家里钱再多点,还有另一种计算方式。
按照陈鹏举每年写两部网络小说计算,平均每部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大概要拍三部,那一年得拍六部电视剧,才能保证没有积压,在读者期待感最强的时候,把小说搬上荧幕。
这种方式……暂时不考虑,等什么时候钱足够多再说!
但陈鹏举也知道,一年投资三部剧只能是过渡,工作室的最终形态,可能每年投资的电视剧,比六部还要多!
柳妍是他签下的第一个艺人,但不会是最后一个!随着工作室签约的艺人变多,或者陈鹏举参股的艺人工作室增多,每年三部甚至六部剧,都很难满足这些人的需求,毕竟不可能每部剧都有适合她们的角色,随着咖位上涨,非女一女二不演,对剧集数量的要求就更高了!
就像同在沪市的海闰影视,高峰期每年出产十几部电视剧,这才是榜样嘛!
短期目标要脚踏实地,长期目标要高瞻远瞩,这是书友群里某位自称富二代高管的Lsp读者给他的建议。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