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6陈慕侨左右为难(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喜的是,自己小弟这枚金子终于光,被世界上知名的大学慧眼相识。

但愁的是,年前陈慕武北上讲学去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惹得老太太十分不快,为了能长时间地把小儿子留在自己身边,母亲开始着手准备给三弟安排相亲了。

如果此时告诉母亲,三弟将远赴英伦留学,而且一走就是几年,老太太肯定会是一百个不同意。

身为大哥的陈慕侨左右为难。

他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

驻英公使馆临时代办朱兆莘,在收到了剑桥大学来的公函之后,再一次被吓了一跳。

也不是朱兆莘少见多怪,主要是在现在这个国际之间交流主要靠写信的年代里,是不可能像后世那样,在国内几封电子邮件,就能申请到国外的大学的。

陈慕武和欧洲通信一次,就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这样的沟通频率,完全不能和方便快捷的电子邮件相比。

民囯时期留学的流程是,一个学生在完成高中或者大学的学业以后,或是家里出钱,或是考了国家和省里的官费留学项目。

拿到钱之后,他们就要选择留学的目的地,或欧或美,或是生活费和学费最便宜的?本。

等他们乘船漂洋过海长途跋涉,到了留学的目的地之后,官费留学生会在中囯驻当地使领馆的教育官员协调下,进入到早就联系好了的大学。

而自费留学生,则要凭借自己在国内取得的文凭,获取当地大学的入学考试资格,通过考试之后就能被大学录取。

即使这所的考试没通过,还能再参加下一所大学的考试,反正欧美有的是大学,只要你有钱,就总能找到学校就读。

最不济也能进入到专门为留学生开设的预科补习,这些个财政紧张的大学们,断然不会拒绝一个上赶着给他们送钱的财神爷。

朱兆莘在驻英公使馆担任一等秘书多年,为无数名来英国留学的官私费留学生联系过学校。

每次都是他跑东跑西,求爷爷告奶奶,才能最终完成这些事宜。

而今天,是他第一次看到有英国的大学会把邀请函送到公使馆中,请他们代为邀请中囯学生到英国来留学,而且居然还开出了一大笔奖学金。

送走来者之后,朱兆莘喊来相关的工作人员,让他们立刻往国内报,到外交部,到教育部,到仩海两路铁路局,直到能找到这个叫做muu的学生为止。

早期的民囯内阁仿佛开在大路旁的行脚旅店,长期居住的客人不多,每个人都是在里面住上一两夜,然后又匆匆离开。

1916年到1928年期间,北洋政府的内阁变更37次,改组24次,有26人担任过总理,此外还有四个摄政内阁在短时间内行使过执政权,任期最长的十七个月,最短的仅两天。

其中以去年1922年,内阁变换的次数为最多,短短一年时间里,国会就换了八个内阁。

内阁的频繁变动,导致各个政府部门的官员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再加上远在国外的驻英公使馆,接受国内传来的信息有时间上的延迟,所以报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他们现在的顶头上司,外交部的外交总长到底是姓顾、姓王,还是姓施、姓黄,干脆在公文电报上也不写名字,直接以“外交总长钧鉴”

作为的开头。

黄郛二月初才临时救火,顶替被参议院否决的施肇基,署理出任了外交总长一职。

甫一从驻英公使馆的电报中看到muu这个名字,黄郛就立刻想起来,前几天在《益世报》上读到的邶大讲学盛况,貌似那个讲学的人也姓陈?

于是他立刻派人给邶大打了个电话,不久之后,下属打完电话回禀道:“黄总长,上个月在邶大讲学的那个陈汉臣,确实就是英国电报上所说的陈慕武。”

黄郛觉得这个人名有些耳熟,追问道:“陈慕武?他是哪里人?”

“这……属下不清楚,等我再打电话到邶大去问问。”

“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

,黄总长的一句话,让工作人员再次去而复返,他告知黄郛,陈慕武是?江仩虞人。

什么叫无巧不成书?

这位黄郛同样是也仩虞县人,同样也曾跑到过?本留学,和陈慕武的大哥陈慕侨,无论是在故乡,还是在?本时期都有过几面之缘,但没有深交。

至于黄郛在?本时期深交甚至拜了把子的朋友是谁,实在是不可说,一说本书就要被噶。

自己的同乡后辈里出了一个获得了世界排名第一大学青睐的天才,黄郛作为老乡也与有荣焉,他赶快让人把这封驻英公使馆来的电报,转给了教育部一份。

这个年代的大学,倒也不是个个都像邶大那样是个穷逼。

陈慕武的母校,三所交通大学的上级单位是交通部,交通部控制着全国的铁路、海轮还有邮政、电报事业,自然财大气粗。

仩海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这样的教会学校,有着大量国外信徒的支持,才能方便他们在中囯传教洗脑。

只有清华学校最为特殊,归负责调配庚子赔款的外交部管理。

黄郛作为外交总长,刚好有能支配清华留学经费的权限。

所以他甚至干脆下了一道特别命令,让从外交部管理的留学经费中特拨出一笔,当做是资助自己这位素未谋面的小兄弟留学的特别官费。

处理完这一系列公务之后,黄郛又以私人名义,向自己留?时期的同乡兼同窗陈慕侨拍了一封电报,告知他令弟被剑桥大学邀请留学的好消息。

收到黄郛电报的陈慕侨,成为了陈家上下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人。

虽然爱丁顿比朱兆莘早了好几天就把电报到了两路铁路管理局,但陈慕武这条咸鱼在回到单位销假之后没几天,又请了一个星期的长假。

北上之前一天,大哥替他答应了张乃燕的讲学邀请。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