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爱而不得(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我不是…”
“你不是,你为什么让我现在这个样子这么痛苦?”
“……”
“你什么话都听你爸妈的,你走吧,我再也不想见到你~”
“……”
男孩子在妮娜面前被数落、指责得‘体无完肤’,哭得稀里哗啦,在男孩走的时候,彼此都很难受,却也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最后,两人就分开了。
多年后回忆这一段感情,妮娜认为当年自己是“受害者模式”
,也叫弱者模式在作祟,认为不是自己的责任,自己是不公平待遇的受害者,因此无法做出任何让自己更好的改变。
在这个角度之下,受害者方面会认为自己很可怜,好像整个世界都在和他作对,每个人都对他不够好,觉得自己时时陷在不被理解困境与受伤的感受中。
“我们总在用一个受害者模式讲一个‘加害者’故事!”
麦客看向妮娜,心里神会的点了点头,“姨姨,在我们的身边,8o%的人都有‘受害者’心态,认为一切都是‘外面’、都是‘别人’的错。”
“没有人天生就拥有受害者模式,事实上,我们的受害者模式是后天生活经历所造就的,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事情和任何人面前,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害者和弱者,把自己和其他人,和整个世界放在对立面。抱怨,埋怨,负能量缠身。”
2
“我的导师,后来也跟我分享了这个情况~”
“后来姨姨你们再见过面吗?”
“没有了,差不多三四年以后,我碰上了一个我们彼此都认识的一个同事,也是他的亲戚,就说后面他家人安排的婚姻还真的不是很幸福~”
“可能他也会后悔放弃姨姨您吧?”
“这个我不知道,就事论事,当时这男孩子还是很帅很温暖的人,对我的爱也是很纯粹的爱,只是当时大家没有什么家庭观念,也没有功利心,他本身自己也是什么都不缺的状态,差不多我们谈了七八个月,他就说要娶我做老婆。”
“最终,他娶的老婆会不会跟姨姨您又存在巨大反差呢?”
“三四年后,我在广州白马上班,遇到熟识的人聊起男孩的婚姻,说他们婚姻不是很幸福,女方家庭条件非常好,家里有很多门店,有经济基础,那女孩子就很骄傲,因为人家有很多选择。”
麦客能体会到许多老一辈在子女择偶的问题上,总是离不开一个标准——物质上的“门当户对”
。但如果当我们将门当户对简单理解为,就是物质条件的匹配,那其实是误会了门当户对的真实含义。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