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北京镜鉴记全文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他本是没话找话,没想到王远华倒一反常态,还真给他耐心解释:&1dquo;此阵依着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布设,头南脚北。西北开门埋了那人一双草鞋,北方休门埋了那人一条裤子,东北生门埋了一个布袋,东方伤门埋了一个讨饭碗,东南杜门是上衣,南方景门是簪,西南死门是腰系的草绳,西方惊门是根打狗棒&he11ip;&he11ip;”

  刘鉴插嘴说:&1dquo;嘿,这乞丐身上东西还真全。”

  王远华摇了摇头:&1dquo;哪有如此美事?为了凑全八方镇物,我可花费了不少心思,那草鞋、上衣、布袋都是临时给他的,只陪他在牢里蹲了七七四十九日&he11ip;&he11ip;”

  刘鉴点点头,心说原来如此,打死沈万三之前,先囚禁了他四十九天,为的就是让这几样东西也沾上主人的怨气,怪不得那双草鞋看上去没怎么穿着走过路,捧灯当时还纳闷问自己说:&1dquo;他一个乞丐也穿得起鞋?”

  想起捧灯,刘鉴不禁心里起急,转头望望,心说袁忠彻你是属王八的吗?怎么爬得如此之慢,还不快跟上来?

  王远华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只是继续往下解释——&1dquo;这八样镇物,被盗掘了七样,以草鞋为先&he11ip;&he11ip;”说到这里,狠狠瞪了一眼刘鉴,&1dquo;然后是打狗棒、草绳、上衣、讨饭碗、布袋和裤子,逆着掘,很有章法,只是空过了簪。”

  刘鉴一愣:&1dquo;你这簪埋得很隐秘么?”

  王远华冷冷一笑:&1dquo;一个乞丐,哪有什么象样的簪,不过一根草棍而已。当日我本想给他换根荆簪,不过一想这草棍也跟了他有一段时日了,又正当顶门百汇穴,灵气甚旺,就没有多事。草棍往土下一埋,怕是和那些草根都混在一起,挑不出来了吧。”

  刘鉴听了这话,却一点都笑不出来,猜测说:&1dquo;想必那妖僧掘不到南方景门的镇物,所以被迫要去万岁山上掘走尸身,凑齐八门之数了——此阵甚邪,真要让他在别处布成了,又不知有多大危害,要死多少人呢!”

  王远华鼠须一翘:&1dquo;这是《镜鉴记》里明记着的&1squo;八门锁水阵’,你自己德薄识浅,还敢编派它是邪阵。哼,你刘镜如也非不学无术之辈,不会连《镜鉴记》都没听闻过吧?”

  刘鉴心说,岂止听闻过,这书根本就是我老祖宗写的!可惜此书失传已久,家传的记里光留下一些残篇,总合起来还不到两百字,其中就包括王远华布的这个阵。可是相关这个阵法布置的记载,虽然没头没尾,中间还有脱漏,却明写着要摄取生人的魂魄,怎么不算是邪阵了?

  可是刘鉴并不打算和王远华争辩。一方面,他也很希望自己老祖宗所写书里记载的不是什么有干天和的&1dquo;邪阵”;另方面,王远华不但能布此阵,竟然连阵名都一清二楚,难道他真的见过全本《镜鉴记》?不趁着这个机会多打听几句,更待何时?

  于是刘鉴就假装点头:&1dquo;此书失传已久,就算数术行里,也未必人人皆知。我倒是听说过,乃是汉末三国时候,平原术士刘公讳惇所著,是也不是?”

  虽然相隔着年代久远,他早算不清刘惇是自己第几代祖先了,并且家谱早就遗失,自己这一支是否刘惇的正支嫡派,还是旁支甚至是某代过继的,他全都搞不清楚,但祖宗毕竟是祖宗,刘鉴不敢直呼其名,得在中间加个&1dquo;讳”字。

  这&1dquo;讳”字虽然声音轻,王远华的耳朵倒尖,竟然听到了,不禁眉头一皱。照理说称呼去世的长辈,或者皇家之人才需要加&1dquo;讳”字,刘鉴和刘惇都姓刘,刘鉴称刘惇加个&1dquo;讳”字,王远华一下子就全都明白了。

  &1dquo;原来如此,原来镜如是平原刘公之后,失敬了。”王远华原本冷冰冰的腔调,竟然有所缓和。刘鉴听了倒不禁一愣,正打算顺杆爬,多打听点有关《镜鉴记》的消息,突然听到身后马蹄声响——

  &1dquo;见鬼,不该来的时候他倒来了!”刘鉴大感懊恼。

  北京的城门

  元大都城按道理说应该四方平均,都各三座城门共十二座,但正北却缺了一门,所以只有十一座城门。明军攻进大都城以后,改名为北平府,扒了北城墙,往里收缩,所以原本北面的健德门和安贞门就被废弃了。现在北京市北三环和北四环中间的北土城路,还保留有元大都的北墙遗址,北土城西路上的健德桥,就靠近当年的健德门,北三环上的安贞桥,则在当年安贞门的正南方。

  明初的北平府相比元大都,只有健德门和安贞门被废弃,另在北墙开德胜门和安定门,别的没什么变化。但在永乐皇帝定北平府为陪都,改名北京顺天府,加以重修以后,因为南北的城墙缩短了,所以这两侧各三门改为各两门,总共只剩下了九座城门。

  从南墙开始说,中间元代称丽正门,明朝正统年间改名为正阳门,现在俗称&1dquo;前门”。东面是宣武门,旧称顺承门。西面是崇文门,旧称文明门,俗称&1dquo;哈德门”——传说是英国人为了纪念庚子事变中阵亡的哈德将军,逼迫清政府改了名,为此还一度被百姓称为&1dquo;国耻”,其实这是讹传,哈德门的名字是从元代&1dquo;哈达门”俗称转变过来的,和英国佬一点关系也没有。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