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小知县桃花白茶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节(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前面那位老大人在这二十五载,虽然不爱管事,只爱游山玩水,也乐得清贫,没干这种丧良心的事。

不过有可能是此地百姓并不服那样管,真那么做了,说不定还会打上衙门。

这些都未可知。

现在知道的是,这些官田,纪炀已经有了打算。

既然扶江县各处的粮食已经能自给自足,今年情况会更好些。

那接下来不如种点经济作物。

比如他已经想好的香料。

时人都爱香,达官贵族更是喜欢。

香的种类也十分多变。

但经久不衰的,必然有花瓣做香料。

所以他写信回去,要现在时下最流行的香料,既然要卖香,自然要知道现在都流行什么。

至于售卖?

纪炀没那么担心。

先不说他在汴京是有铺子的。

再者以他的名声,别管这名声好不好吧,冲着名头,都不愁销路。

实在不行,让他好友们从汴京烟花之地里挑个爱写酸诗的风流才子,有他们来写诗扬名,也是不愁卖的。

营销这东西,他闭着眼都能想出好几个方案。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先把东西种下去再说,事情要一步步地做。

花卉种类多变,如何养护种植,都是学问。

在凌县尉终于把戏班子带回来时,纪炀这边的思路大概成了。

扶江县百姓一边津津有味听着戏班唱花木兰,看着巾帼英雄战场杀敌,唱着谁说女子不如男。

然后得到另一个消息。

衙门那边说了,他们要在扶江县遍寻会种花的女子,只要女子,如果能懂点香料最好了。

他们扶江县还有这种女子?

不能吧?

正好县城唱戏,把大多数百姓都聚集到一起,这事传播得倒也快。

那边戏还没唱过,就有个妇人牵着孩子走到衙门附近。

只是看着衙门,迟迟不敢进来。

还是门口茶摊婶子道:“是来询问种花事宜的?”

这婶子手里还拿着纸笔,显然刚会写茶字,旁边还有自己的名字。

妇人点头,就听婶子道:“径直去敲门,里面知县大人他们好说话着呢。”

见她还是不敢,婶子起身过去,喊道:“卫峰捕快,卫蓝捕快,你们可在?”

没多时,还真出来两个捕快,听婶子说明情况,招手让妇人跟孩子过去。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