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如今整个河源郡城,护卫营加上燎原守军总共八千余人。
比起先前的三千余人守城,是要从容很多。
但如今他已经占下了肃城,燎原,河原三地,总共掌控的兵马才一万四千多人,要守卫这辽阔的土地,人数还是太少了。
尤其是如今占下河原,钱,粮,武器甚至马匹都多不胜数,扩军一倍也完全养得起。
所以如今除了继续练兵,也得把大规模招兵提上日程了。
虽然如今郡城百姓对他很感激,但如今人们的认知,入伍便是终身制,单靠一腔意气还不知道能招募到多少人,还是得让百姓们亲眼看到参军的好处。
思索一番后,李洵觉得有必要好好举办一场表彰大会,在全城百姓面前,展示本次斩获的敌军首级,让这次立功的士兵们公开接受犒赏。
如此,既能增强现役士兵们的荣誉感,让他们获得应有的赞誉尊敬和物质上的奖励,也让其余适合当兵的百姓们明白,加入他的军队,可以杀敌报仇,保家卫国,还可以让自身获得光明的前途。
不过,如今的百姓们忙于秋耕,怕是没心力思考入伍的事,表彰大会也得放到秋耕结束以后才能有足够的观众。
叫来林乐庆提前开始筹划与准备,李洵又把重点放在练兵与防务上了。
防务上,肃城的兵器制造与运输是重中之重。
已经过了这么多时日,也不知道杨进禄那边,关于火药的颗粒化进程怎么样了。
李洵思踌着此事,正打算派人回去问问,却没想到先接到了来自肃城的急报。
送信的信差是留守郡王府的护卫,跑进来的时候气都没喘匀就立刻道:
“郡王,肃城出大事了,周郡守说请您务必及早定夺!”
说着就奉上一封有着红色封泥的信封。
李洵拆开一看,里头是肃城代理郡守周应亭的亲笔信。
李洵率军支援燎原后,只在肃城留下少许护卫营士兵,军政事务全部交给周应亭定夺。
但这一次的事确实事关重大,周应亭做不了主,所以才送信来请示。
昨晚他收到了驿馆传来的消息——
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到了,已经在驿馆下榻。
周应亭信中说,已经想办法让人尽量在驿馆拖住那位钦差,但具体如何应对,还需让他示下。
这事李洵早有预料,一直让驿馆的人留意着,以便有所准备。
但先前他未曾预料到自己能有这么好的机会,今年就打到河原。
事涉前任郡守与钦差,如今肃城只留周应亭一人支撑局面,恐怕难以应对。
他得立刻赶回肃城去。
第43章
翰林蒋裕此次承蒙天恩,代天子巡视肃城,轻装上阵,一路上没有遇见战乱还算顺利,但也走了一个月才到达肃城。
可即便如此,他的心情也十分沉重。
哪怕他是个一直不受重用的翰林,但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现实再怎么磋磨,心中也始终有几分忧国忧民的情怀。
从出京开始,一路所见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他们或是因为蝗灾,或是因为战乱,都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只能背井离乡,冒着违背律法的风险去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寻一条生路。
看着流民们瘦得皮包骨头的身影,以及道路旁来不及掩埋的饿殍,他一路的眉头就没松开过。
天不佑大启,今年蝗灾,战乱赶在了一起,民生艰难啊。
只可惜他人微言轻,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叫人尽量多买些干粮,一路遇到流民施舍一些,让他们多吃一顿饱饭,也多几分活下去的希望。
走到肃城境内的驿站,他因为队伍中的禁军都头突然失踪,直接耽误了一天多。
结果第二天,那都头自己找回来了,身上的刀剑钱袋全没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