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吉祥女版歌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 善心捐赠(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王安两腿轻飘飘地上了马车走了。

等善款筹集的差不多的时候,王知县又来了。

“吉祥,现在各方捐助的善款有三万多银两,前期修建费用大概一万两,后期运行起来各种费用还没法统计。”

“正式运行后,县衙除了委任一名院长外,其他都用义工。寺庙的出家人,道观里的道士,还有善心人士,这些都是不用费用的。再有,孤寡老人能自理的也要安排些活计,做饭、打扫庭院、整理内务都要他们自己动手,孤儿年纪大的照顾年纪小的。再有给他们揽些活干,让他们力所能及地做些动手的活,也有利于大脑。”

吉祥想到的就说了些。善养院运行得好,还得靠县衙,好多事她也无能为力,比如协调事宜。

“好,一切后续事务叔安排就行,我听着。”

吉祥非常肯定王知县的做法这样才不会昙花一现。

王知县,吃了午膳,就带着随从,文书打道回府了。

两个月后,善养院全部完工。在县城的东边,一片荒地上,县衙批了一块地,大约有二十亩。盖了五排,一排二十间,每间房里都盘了火炕,添一把柴火就能热乎的那种。每间房住四个人,便于相互照顾。

各个镇上甄别孤寡老人和孤儿的工作也基本完成,被褥齐全了后就能入住。

入住这天,县衙举行了重大仪式,邀请附近县衙的知县,还有捐献善款的人,知州竟然也来了。

各镇一早就把梳洗干净的孤寡老人和孤儿都送到善养院,由义工按着名单安排入住,老人孩子们个个笑逐颜开,以后就有能管温饱能遮风避雨的地方了。

对于捐献善款的前三名,知州大人挥笔写了牌匾,吉祥家是崔衍去领的,吉祥不想太出风头。

知州看到崔衍清风霁月的人物,怔了一下,这不会是神仙下凡的吧。

王知县告诉知州是大善人吉祥的夫婿,知州心里说真可惜了这么好的人物。

从此“大善之家”

的牌子就挂在了吉祥家的大门口。

因为建立善养院,收留孤寡老人和无家可归的孤儿,并且规模之大,标准之高,管理之规范,是州城辖内独一无二的。

现在被王老先生嫌弃不争气,被岳母嫌弃没本事,连后院姬妾都养不起的王知县也有政绩了。

知州把临津县的善养院上报的文书润色得很符合朝廷提倡的:敬老、爱幼,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的立意。报到朝廷以后,有关人员得到了嘉奖,知州也因为临津县的典范事情,有了政绩,今年吏部考核肯定得个优等。

朝廷着重赞扬了王知县,清正廉洁,奉公守法,政通人和,一心为民,百姓安居乐业。不用说,王知县自然欣喜若狂,这十几年在各县辗转,一部分是自己安于现状的原因,另一部分确实不愿意增加百姓的负担搞政绩,为自己升迁铺路。

今年遇到了贵人,就有大善之心的吉祥,王知县是从吉祥救济孤寡老人的模式中收到可启,才有的筹建善养院的想法,最主要的还有吉祥的大力支持曾能把这件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办好。

王知县很想感谢吉祥的善举和帮助,可是怎么感谢呢,自己没钱,县衙没钱,还是多去几趟荷塘镇吃顿饭去吧。

临津县这种善心人士捐赠的模式,得到朝廷的大力推广,主要是不花朝廷一文钱,还能让孤寡老人老有所养,无家可归的孤儿幼有所教。

九州之内,纷纷效仿,办起了各种名字的养老院,孤儿院等,一段时期九州上下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官员政绩突出,升迁变动得比比皆是。

吉祥又得到更高一级的“大善之家”

牌匾,据说是挺大一个官题的,不知道是谁,没有落款,其实看着不如王老先生的字好。可这是门面,镇里的人看到牌匾肃然起敬。从此对看门的王老汉都恭敬了几分,王老汉得意了好长时间。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