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离宗(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三道人影相对而立。
“老师与宋小友慢慢聊,我去看看明远现在如何了。”
周文渊面向老师古云大儒微微躬身,然后有朝着宋知书笑着开口。
“6兄怎么了?”
宋知书闻言,当即有些好奇。
去执法堂之前,6兄不是还好好的吗,可听文渊先生现在的意思,似乎是有事。
“宋小友之前诵念大学之道,引动天地之音,自降文气,天下读书人,凡君子境以下的都得到了好处,想必明远也是如此,有此好处,日后君子境有望。”
古云大儒笑着开口,道出原因。
“原来如此。”
宋知书点头,自己虽说在文渊先生的指点下,对于儒家了解越来越深。
可因为境界不足,且以仙道为主,所以这方面也知道的不算多。
就比如天地之音、自降文气之类的宋知书就没怎么听过。
“不错。”
周文渊开口,继续道“等明远转醒,怕是还要多谢宋小友呢。”
说完后,他也没有多做停留,微微作礼后,便离开此地。
庭院当中,只剩下古云大儒和宋知书二人。
“宋小友,老夫时间不多,所以就长话短说了。”
古云大儒并未废话,沉思片刻后再次开口“宋小友如今已经算不得太昊剑宗弟子,可以说此地已无牵挂,老夫想问宋小友准备何时动身,前往大周文宫?”
此前古云大儒也邀请过宋知书前往大周文宫,安心读书,未来在儒家的成就上绝对高出仙道。
但那时候对方以修行为主,并没有答应,自己也就没多言劝解。
而现在宋知书既然已经决定脱离太昊剑宗。
在古云大儒看来,显然宋知书或许是想要去大周文宫了,这不仅对于自己,对于文宫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在文宫自己可以全心教导宋知书,又有诸位大儒作为老师,可以让对方尽早明悟真正的道路。
毕竟现在古云大儒和南派文府的希望,基本上都放在了宋知身上。
“前往大周文宫?”
宋知书听到后一愣,但很快就明白过来古云先生是误会了,当即作礼回答“古云先生,学生的确想脱离太昊剑宗,但学生也暂时没有去大周文宫的想法。”
“离开太昊剑宗?又不准备前往大周文宫,那宋小友准备去哪里?”
古云大儒疑惑了,实在想不到宋知书还有什么去出。
难道是要去当一个散修不成?
散修可不好做啊,没有背景、没有靠山,走到哪里都非常危险,比太昊剑宗的杂役弟子都不如,至少杂役弟子还有剑宗的名头在,行走在外也会有人顾忌。
故而古云大儒想不明白,如果是这样,还不如留在太昊剑宗,得个真传弟子的身份。
“古云先生,学生之前就已经做出决定,要去行万里路,只是因为有事没办,所以又折返回来了,学生现在虽然入了知行境,一切也都结束,可这路才刚开始,因此学生不想半途而废。”
宋知书开口,语气温和“学生知古云先生心中有担忧,可这对于学生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考验呢?君子如竹,需历经风雨,君子如梅,需渡过苦寒,学生既然走君子之道,也自当如此,请先生理解。”
这是宋知书早就计划好的,并不会因为什么而选择放弃,既然是万里路,那就要走到底。
做个散修又如何?虽说危险,可危险之中也暗藏机遇与人生道理。
知行知行,重在于行。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