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教 本(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为防范于未然,我们现在就写信寄给柳大人。”
五娘道,“把事情都告知柳大人,学堂坚决不能停办。”
“对,柳大人定不会坐视不理的。再说皇上也是支持我们的,还有袁大人。”
林文英也笑道。
几人商议定了,才各自去安睡。
原以为汪县令很快便会来找麻烦,谁知半个学期过去了,也不见汪县令有何动静。
大家既高兴又不安,还很不解。
直到收到了柳煜的回信大家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柳煜在信中告诉大家,其实汪道直汪县令到任不久就写了折子上奏皇上,要求收回玉河学苑,改成官办的学堂。
汪县令的折子中把还把袁知府也参了一本。说袁知府和姜、林两家勾结,利用办学堂,谋求私利……
袁知府奉旨上京,面奏皇上,不但举出各种证据力证自己无罪,玉河学苑没有敛财。还大赞玉河学苑办学方式新颖,教学方式多样,兼顾了锻炼学子的身体,深得玉河县老百姓的推崇……
越来越多的学子到玉河学苑报名读书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听了袁知府的回奏,皇上驳回了汪县令的奏折。
但汪县令不服,又上了奏折,要求皇上准许他在玉河再办一个学堂。三年后和玉河学苑比试比试,证明玉河学苑就是在胡闹,在沽名钓誉。
汪道直是出了名的“一根筋”
,皇上不想为这点事和他纠缠,已经答应了汪县令……
“难怪这些日子不少人在打听新学堂的事。我还在纳闷,什么时候又有了个新学堂了?”
柯先生道。
“汪县令办的学堂应该在县衙附近。”
姜福之道,“这些时日那儿在大兴土木,我还以为是汪县令要重建县衙,却原来是要建个学堂和我们打擂台。”
“李师爷说汪县令两榜进士出身,在应试上的确有他的独到之处,我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柯先生正色道。
“他铆足了劲要比过我们,我们就算不掉以轻心,也难以比得过他啊!毕竟那是县令大人。”
林文英忧心忡忡道。
“要不我们把学堂关了,改做别的营生吧?”
林文慧轻声道。
“不能关学堂!”
五娘道,“汪县令的学堂还没建好呢,我们便把学堂关了,一来学生们无处上学,二来比都没比便认输不是我五娘的风格。”
“五娘姐姐说得对。”
二丫也道,“怎么也得比过了再说,比都没比就投降,那也太没种了。”
“你知道什么!”
水小雨白了二丫一眼,不赞同道,“俗话说‘民不与官争’,我们是民,汪县令是官,我们拿什么和他争?明摆着比不过,还不如关了学堂,向汪县令服个软,下场还好一点。”
五娘看了水小雨一眼,淡淡地道“如要关学堂,向汪县令服软,我先把你送给他做个见面礼。”
据说汪县令是出了名的廉明简朴,妻子和父母都留在了老家耕种自给。仅有的两个仆从跟着他穿的都是打补丁的衣服,吃的更是寒酸,比一般的平民还不如。
水小雨忙摆手道“我就是提个建议而已,不用听我的。”
五娘笑了笑,对柯先生道“汪县令的学堂开起来后,定会有他的长处,我们还得改进我们的办学方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