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七十年代双职工家庭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3章 社交不如工作(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这给她带来了很多成就感。

每次上班看到以前的老人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工作时都会增加她的愉悦感。

杨风轻轻后仰靠在椅背上,闭目休息了一会儿才开始工作。

从进入第三季度以来,京市尚衣和华裳的销售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猛增现象。

其他地区的销量也有明显的增长。

工厂库存都清了不少。

培养了几年的销售部门初现峥嵘,在销量增加的第一周就现了,第二周就将调查结果呈现了上来。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像过节一样,想在关键时刻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

还有一个原因是今年整体布料都在涨价。

相比于之前买一件衣服和自己做之间巨大的价格鸿沟,人们正在逐渐接受走近店里购买服装。

风尚旗下也有自己的布料品牌,是按照纺织行业协会整体的节奏进行价格变动的,已经一年没有降过价了。

特殊日期的影响不具有长尾效应,但布料价格上涨一定会导致过季衣服变成长尾商品。

况且目前国内还没有衣服过季这个概念,唯独他们公司会将滞销款和淘汰款称为过季服装。

在除一线城市和纺织达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穿衣仍然是个家庭经济规划的重大议题。

尚衣流通到未铺地的城市销量依旧很可观。

提到这一部分业绩就不得不说,当年为了应对层出不穷的小工坊抄袭伪造货,而将工厂注册成服装批工厂的事了。

今年钟建国带领的运输队成熟了起来,杨风索性让海市的连路东和他一起带着批货到各个省会城市租场地,做大集市推销。

同行的还有会计和业务部门的人才,他们组织一次需要一个月,刨去路上的时间,在每个地方开展十五天大批,除了普通人购买竟然也谈成了许多服装店进货的单子。

总共出去了三趟,带回来的利润十分惊人。

维系品牌得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后才能看到价值,这样的乱拳才是迅起家的秘密。

难怪有人做代工厂能做到上市。

钟建国比起运货他更爱这项工作,既是开车,又是做生意的,全是他喜欢的事。

连路东也是,他在店里从最小的职员做起,大概明白是怎么个路子他就不爱在店里窝着了。

但杨风是看业绩说话的,也是磨了一年他才拿下业绩第一,做到了店长。

被派出来,他还以为是自己成绩上去了,所以有了新机会。

其实是之前公司没有准备好,杨风早就想用这样的方式在其他城市开门面了,但市场调研和资金都是问题,用这个方法同时解决两个难题。

连路东和钟建国经历的事儿多,路子也野,将来是有可能成长为严旭那样的人的,综合能力上跟普通职员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她对这样的特殊人才心里早就规划好了他们的展路径。

包括宋高歌,只要她不断提升下去,未来的财务席说不定就是她。

凡事都有回响,杨风能为手底下的人考虑这么多,工资绩效更是从来没没有打过折扣,风尚的影响力也在飞地提升着,旗下的每一个品牌工厂都成了非国营企业里就业选择最好的那一批。

上大学的人还不是很多的年代,进工厂成了工作的选。

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尚吸引了除去包分配的学生以外的最优质的那一批。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