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之侯门嫡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节(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又想着,为提高效率,这种植技术也需要推广。因让明定多安排几个人去跟老农学习种植技术,相当于多培训些技术人才了。

十月到了,明定事先定好的人员就俱去跟老农学种油菜。

两年过去了,种植很是成功,现在油菜种植已是完全在夷陵推广开去。

在自己的治下出现了如此重大的新的农业种植,湖广总督当然要大书特书,上书皇帝。康成帝看到这份折子,见菜籽种植能跟水稻相衔接,二者互不耽误。这下又有粮,又有油,好好好。

高兴的拍案大笑,在自己的当政时间内,出了如此功在后世的事情,怎不让人欣喜若狂。立即提笔让人大肆嘉奖。

这功劳第一人李明定,两年前仿佛也听说,他还改进了沟渠。想着他出自平川侯府,嗯,这平川侯还算是教子有方。

又想着这李明定是李嫔的本家弟弟,想着这些年对李嫔也是颇为冷落,因传旨,今晚李嫔侍寝。

听到康成帝此到旨意,整个后宫都轰动了,想不到这李嫔受冷落十好几年,现如今都已过了花信之年,还有翻身之日?

后宫议论纷纷,宫中大佬听了都淡淡一笑,想来,必是他那弟弟出息了,皇上高兴,表明态度而已,李嫔年轻时都没翻出什么浪花,现如今都三十了,难不成,这大把年纪了又能翻身不成?遂,都笑笑,不再理会。

李明月也没想到,皇上已经有十多年都不再来她的宫中了,而今突然宣旨要来,真是让人意外。

意外是意外,但也够惊喜的,李嫔还算稳得住的,但她周围的侍侯之人俱都欣喜若狂,立时忙忙得打扮起李嫔了。

周围的能人甚多,想着李嫔已是三十许人,当然不能再打扮得跟个小姑娘似的。想着康成帝也是快要知天命之人了,平日里宫中的娇花看多了,再看看成熟艳丽的说不定也是眼前一亮呢。

待康成帝忙完国事,来到李嫔所居的临月宫。李嫔早早的跪地迎侯,康成帝扶起后,只见眼前美人清素若九秋之菊,很是气质不凡,观之可亲。

印像不错,心情更好。携着李嫔的手儿进了殿中,只见殿物事虽不多,但布置的很是清雅大方,看起来很舒服。

久经花丛的康成帝虽许久不再见李嫔,但言谈间不见生疏还很亲切。康成帝向要嫔说起李明定,李嫔听得也很是高兴,弟弟出息,她也沾光。

渐渐的,李嫔也放松了下来,也如同老友一般自然的跟康成帝说起话来。出身侯府嫡枝嫡脉的李明月,见识当然不凡,再加上久在宫中,耳濡目染之下,更是知道的甚多。很多事儿,康成帝跟她说起,俱都能得到她切中要点的回应。

康成帝白日里忙累于国事,现下有一美人居然能跟他聊在一起,让他大感心情舒畅。再看李嫔,也没有之前看到她就想起她老子不顺自己的郁气了。

这男人心中的观感一变,再看人,那当然是另一番景像了,颇觉这李嫔很是可人心。看起来态浓意远淑且真。自然而然的趁兴干了恩爱事儿。第二日起来,很是满意。回到长乾殿,立时下旨,大肆赏赐了一番李嫔。

大太监王得前亲到临月宫颁赏,李嫔亲手奉上一个沉甸甸的荷包,王得前也是爽快的收下,这李嫔看来要时来运转了,以后可得来往一二的。

心情甚好的康成帝很是觉这李嫔可人意儿,连着三天留宿临月宫。这自然又引起了阖宫观注,连那原来不在意的宫中大佬也纷纷给临月宫送礼来着。一时间,临月宫迎来送往,好不热闹。

中秋节快到了,这日,平川侯府的外院管事蒋成气喘吁吁的跑进来报道:“侯爷、夫人,天使到门口了,快去接旨。”

第七十二章

平川侯爷、侯夫人听了,怔了一下。要之前,听到宫中来人传旨,他们肯定会很担心,以为有什么不好的事儿。

但今日来人,他们有预感,肯定不会是坏事儿。毕竟,才刚传出自家七孙子发现油菜,并推广种植的重大贡献,皇上应不会在此时对平川侯府做出惩戒的。

侯爷、侯夫人、世子、世子夫人等侯府众人听得传话,换好衣裳出来,见到传旨太监。只见这太监笑容满面,见到侯爷、夫人,先自拱拱手:“见过侯爷、侯夫人。今日旨意在身,请恕咱家不能见礼。”

侯爷、夫人忙道:“天使客气了。”

此时香案已摆好,这传旨太监面南而立,开始传旨,侯府众皆跪下听旨,只听这圣旨道:“。。。。。。平川侯教子有方,功在后世,特赐金五百两,锦缎一百二十匹。。。。。。”

侯府众人听得这旨意都是喜意不可自溢,想不到这次皇上竟然如此厚赏中秋节礼,东西还在小事,主要是圣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太让众人高兴了,也让人放心了不少。

天知道平川侯府已是多少年未接到过圣上颁赏的旨意了,申饬的旨意倒还接了几个。今日这旨意,是不是就代表圣上对平川侯府的态度在转变了呢。

众人皆是喜笑颜开,侯夫人命人递给天使一个重重的荷包,传旨太监手法很是熟练灵巧的抖开一看,只见里面是一座金佛,满意的点点头。

寒暄一阵儿后,传旨太太监就起身告辞:“咱家还要回宫复命,告辞了。”

侯府众人很是热情的挽留了一下,这大太监坚持要走,只得由他而去。世孙谢明广亲自送出院来,命管事好生送出大门。

这太监走后,众人压抑不住兴奋,高兴的开始点看起皇上此次的赏赐之物,除了黄金、绸缎外,还有四对玉镯,以及一套汝窑瓷器。

侯夫人乐呵呵的道:“今儿个我们都沾沾喜气儿,这些个绸缎,你们几个太太一人捡五匹去吧,孙媳妇们一人捡两匹,明广家的管家辛苦了,再加一对儿玉镯吧。”

看看江氏在旁,想着这个孙媳妇,这些年管着二房也算有功,因道:“明贤家的也拿一对儿玉镯吧。”

谢大奶奶、江大奶奶果然大大方方的一人上前拿了一对儿玉镯,见几个太太已命人捡了绸缎了。谢大奶奶走上前去,毫不客气的亲自去选了两匹绸缎,侯夫人散财散的很是开心,乐呵呵的看着谢大奶奶上前捡东西,笑骂道:“你这猴儿,也太不客气了,也不知道让让。”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