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荣锦路百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节(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公子客气了。”

吴琼回道:“公子,一应事宜都已准备妥当,只是不知这发粮的地方定在哪里?还有,现下天色也不早了,定然到不了附近的馆驿了,不知今日宿在哪里?还请公子示下,良器也好早做准备。”

“叫村正过来。”

沈皎没有回答,而是吩咐道。

待村正上前,沈皎问道:“村正可知这附近的村子一共几家,哪个村子在中间,离周围的村子比较近?”

“回公子,这也是巧了,我们附近一共三个村子,数我们柳树村在三个村子的正中间,也是最大的一个。”

村正赶紧回道。

“那今日便下榻柳树村吧。”

沈皎对着吴琼吩咐完,然后又对着村正道:“一会儿你带着一些村民去旁边的两个村子去,告诉他们我会在柳树村发粮,让他们来领,男女分开,每人一升,孩童半升。”

“公子真是大好人啊,公子的大恩大德我们没齿难忘……”

村正跪下,激动地说着。

沈皎叹了口气,让人扶起村正。

“好了,现在去柳树村吧。”

沈皎上车。

随后,在村民的领路下,一行人往柳树村而去。

第148章粮商

章县县城的城门前,一队由七八十人左右护卫的车队从城外驶来,颇为引人注目。

守门的士兵看到前来的车队对着身旁的一块儿的士兵道:“呦,这个天儿居然还有人往章县里面跑,估计又是不知道章县情况的。”

说话的是一个年纪大些的兵士。

说完后,其身旁的一个差不多年纪的,立时赞同道:“咱这章县又不是以前,现在来咱这的,也就只有那些不知道章县情况的,等他们打听清楚章县的事情后,肯定会立时就走的。”

章县可不是之前那个繁华的漕运要塞,往来的商队络绎不绝,就依照现在章县的这个灾情,里面遍地都是灾民,饿死者太多,连买粮食的钱都不够,哪里还能有钱买其他的东西。

“石大哥,虽然咱们章县是灾城,可正是如此,这卖粮食不才有利可图吗?这群商人,说不定就是一群看准了章县的灾情,来卖粮食的粮商,想大发一笔呢?”

一位年轻的军士不明所以,问着刚刚说话的人。在他看来,章县正是因为是灾城,才有利可图不是?现在章县的粮食已经高的离谱了,别说是那些贫苦的百姓,便是一些家底不丰厚的乡下的乡绅都负担不起这个价格了。

“小弟不懂事,还要劳烦石大哥和黄大哥提点小弟一下,小弟感激不尽。”

年轻人发现自己话落后,旁边刚刚说话的两人嗤笑了一声,眼中露出嘲意,便知道自己的话不对了,这其中有不少的关窍,立时求教道。他不想自己还以后踩着什么地方,要了自己的命。

“看在你小子还算不错的份上,今天你石大哥就提醒提醒你,免得你日后丢了小名都不知道。”

那个叫姓石的人对着年轻的军士说道:“现在还在卖粮食的粮铺的东家是谁,你知道吗?”

“知道,苗家粮铺吗?”

年轻人立时答道:“现在满章县也只有苗家一家粮铺在卖粮食了,其余的粮铺都关门了,所以这粮价才这么高吗?”

这点,全章县的人都知道。

“可你知道这苗家为什么能经营下去吗?”

“还能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其在这灾年有粮食,而其余的粮铺没有粮食吗?还能为什么?”

年轻的士兵对这个问题有些不明所以。这个时候,粮食价格这么高,谁要是手里有多得吃不完的粮食还不都该拿出来卖,趁机大发一笔吗?反正要是他手中有粮食,一定会拿出来卖的。不过这样的事,也只是想一想而已,他们这些守城门的士兵虽然位卑,但终究也是有军籍的,由朝廷供给粮食,他们的供粮不是有县衙发的,而是由兵部发给地方提督,在发给他们,中间不经过县衙,所以他们还有粮食,便是靠着他们这点俸粮,家中才不至于饿死。但手中多余的粮食也是没有的,不然他真的想要趁机发一笔财的。

“你当真以为章县的那些个乡绅员外的粮铺中没有粮食?”

姓石的士兵压低声音道:“这才离水灾过去不到两个月,河口决堤的地方也多是在周边的乡镇,咱们县城随也被淹了,但也不至于所有富户家中的存粮都被冲走了。”

相反,那些富户有专门巨大的储存粮食的地方,损失并不大,反而是那些平常百姓家中没有好的储量地方的人家,家中的粮食损失巨大。

“所以,那些粮商手中肯定有存粮。”

年轻的士兵听到后,得出结论,但随后又不明白的问道:“既然他们手中有粮,怎么不拿出来卖?”

“说你傻你真的傻。”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