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就是这般好命 南岛樱桃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节(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她沉默下来,燕王又道:“这是我最后一次这么好耐心同你解释说明,你再要闹,本王也可以找个人去揭发王妃,重审当初的毒汤案,王妃若不愿意在庙里待,也可以换个去处。”

来的时候,云阳郡主想着无论如何都要让她娘回到王府,回来就有希望。

现在她不敢了。

她敢折腾本就是仗着当初没查到证据,得知他爹后来又找人去深入调查过,并且拿到她娘的罪证,云阳郡主总算是怕了。

她宁可失去娘家支持,也不能使自己背上这样的污名。

其实现在大家也都心照不宣的认为毒汤案是燕王妃做的,可这是猜测,只是猜测对郡主影响还不太大,一旦坐实,她娘兴许就当不了燕王妃了,她也会受到很多牵连。

云阳郡主来时阵仗不小,走的时候用灰溜溜来形容也不为过。

她不敢闹了,她回到魏国公府就撞见守在前院等着的国公夫人。

国公夫人听说人又跑回娘家去,谁也拦她不住,都气疯了。这次云阳郡主没敢大小声,解释说只是回去问了一下她娘在庙里的情况,没跟娘家人吵起来。

国公夫人还不相信,一脸怀疑看她。

云阳郡主难得那么乖顺,说:“不骗您,是真的,我真的只是问了一下我娘的情况。听说她病了很久,我担心她。”

第61章

风寒是小病,身体好一些的哪怕不请大夫不喝药熬几天也能自愈,像王妃这种一拖十多天,眼看要好了又突然恶化,太医能不明白是咋回事?

常言道事不过三,她病情反复三回以后,罗太医忍不了了,找上燕王。

他问王爷知不知道做大夫的最怕遇到哪种病人?

燕王听出他话里有话,顺着问他哪种。

罗太医说别人不一定,他最怕不爱惜自己不着急好的病人,遇上这种人,他只想说大夫都是很忙的,不看诊也得研读医书参详古方,还要配药制药,没那么多空闲功夫给她白糟蹋。

“本王听出来了,你是说王妃吧?”

罗太医弯腰拱手求王爷另请高明:“区区一个风寒在小臣手里反复了三回,眼瞧着快好,歇一夜又恶化下去。估摸是小臣同王妃八字犯冲,这病,小臣治不好啊。”

燕王准了他,但没有换人去的意思,让他看来既然你想得病就不用救,你不想活便别活了。

本来只是小小一场风寒,王妃几番折腾把自己搞严重了,太医却不再来,她意识到算计被人拆穿,心里总算怕了。王妃一度烧到人事不知,丫鬟还想去搬救兵却没人信,还是庙里人心好,他们之中有个识草药的,参照罗太医开的方子给王妃煎了碗药,才救她一命。

命是保住了,从那之后人总是病恹恹的,时不时还咳嗽两声。

王妃以前过的是富贵生活,没吃过苦也没遭过罪,她身体不差的,就是这场病总不好,拖垮了她。上了九月天一日较一日冷,若是在王府,她有用不完的银霜炭,庙里没有,不光没炭还得日日诵经念佛,这个冬对她来说太难熬了。

有个说法叫难兄难弟,搁在王妃和五皇子妃身上就成了难姑难侄。

那场秋雨没让秦嫣染上毛病,后来京中大降温,她儿子珩哥儿把自己闹病了。

这时候皇上已经给他们看好去处,找了工匠在翻修,再等等就能搬出去。偏偏在这节骨眼上珩哥儿病了,虽说秦嫣又怀上了,这胎生儿生女还不一定,眼下珩哥儿依然是她命根,她能不去看看?

她去看了,当时没怎么样,后来儿子病情好转她却不好了。

这一得病,阵仗比王妃那时还大,太医瞧着不好给开了方子,让底下人煎药喂她,秦嫣又不肯喝。她以前听人说过,怀着身孕的时候得了病你只能硬撑,吃那些药对孩子特别不好,搞不好要生出残疾儿。

她又撑了两天,病情没好转,孩子也没保住,要说有什么好消息可能就是太医告诉她这胎是女,秦嫣本来都悲痛欲绝了,听了这话缓过来些,她总算不作践自己,开始配合治疗。

算起来,秦嫣这胎怀得就比钱玉嫃晚一点点,落下来的时候月份不浅,这胎落得比三个月前没保住的更亏身体,她自己都感觉虚了很多,后面一冬总在调养。

不同于秦家姑侄的兵荒马乱,钱玉嫃在王府的生活是平静并且安逸的,那场秋雨之后,她见识到京城里冬天的威力,秋天还出得去门,待入了冬,她根本离不开暖阁,要走两步也选在中午太阳好的时候,沿着廊道溜达一圈。

宫里听说她把自己裹成了球,后来太后以及皇上生辰全是谢士洲备礼并代她进宫,想着她肚里还揣着个仙女,哪个也不敢在数九寒冬折腾人。

从九月到十月,到冬月腊月,她那肚子越来越鼓,过年那会儿瞧着都像要生了。

这时候,产房已经准备好,接生嬷嬷和奶嬷嬷全到了位,新生儿要用的各种器具也悉数备齐。这胎却没生在正月头上,钱玉嫃该吃吃该睡睡稀里糊涂就到十五,那一早,谢士洲舀了元宵喂到她嘴边,让尝一口,钱玉嫃想起那年在蓉城两人一起逛灯市,正要同相公一起回忆一波,感觉来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