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时欲出头什么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南江化工的鼎盛时期(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让我向往的是有着三层客房客轮,北上南下的,一天就两个航次。

而我根本没有外出的机会,只能在坐轮渡回家的时候,羡慕不已的看着上上下下的游客,衣着亮丽地走上游轮夹板,靠着红白相间的围栏,迎着海风,踏着海浪出行鹿城以外的城市码头。

无论是6运还是水运,运输业相对繁忙的背后,往往代表着附近这个城市的展度。而时不时要冲上内港码头、并涌入南岸城区和北岸大片农田的东海潮水,逼着鹿城市府不得不加强加固两岸的堤坝质量。

南江鼎盛化工厂背靠堪比生产车间高度的海塘堤坝,最底部堤坝根基都有两米多高,很少有人爬的上去。所以,厂区正北的路道,连围墙也省掉了。

从南大门能直视到的尽头,就是东海浪潮也冲击不垮的混泥土海塘线,抬头远眺也只能看到一条灰白的天际线。

“右边进来,也就是小朱刚在吃饭的那栋楼,是办公楼。办公楼后面的综合楼有机修间、实验室和临时员工更衣室。第三栋是预留的三车间,三车间后面是还在安装的二车间,二车间后面是动力车间。”

林正志继续边走边介绍道“左边1号是食堂,2号是五金仓库,三号开始到动力车间对齐的,都是物料的干燥房。”

“那一车间呢?”

走过二车间时,我忍不住问道“该不会是原先爆炸了的车间吧。”

“不是,”

林正志带我从靠堤坝的动力车间走过,我才现,紧挨着动力车间的是一个近三百平的水池,水池里的水看上去有点浑浊,但没有什么气味。

林正志对着这个水池颇为得意地说“这个是应急池,大吧?是收集生产车间跑冒滴漏的污水用的。我预计哈,接下来政策对环保要求会越来越严格,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我之前都做着设备维修的活儿,对车间所谓的“跑冒滴漏”

没有概念,更不知道‘三废’中除了废水、还有其它两废指得是什么东西。

虽然谁也没有料到,这种按着林正志的先兆,提前建成以备后患的应急池,三年之后,根本毫无用处。

但当时我很认真地听着林正志的解说,是真得佩服他看待环保的态度和先见之明。

“应急池前面的车间,就是一车间。”

我跟着林正志从水池和动力车间中间走过,一车间的设备正在轰隆隆地响着,正如林正志所说“只要生产不停,钱就不会断流。”

“老林,看来您已经开始大干一场了。”

我原先知道的南江鼎盛化工厂只有一个车间和一个锅炉房,办公和宿舍都在我住了三年的破厂子对面。

那里是一个堆沙场,经年不断运来销去的海沙,就挨着南江鼎盛唯一一栋办公和宿舍一体的二层楼房的后墙壁。一体楼的前面是一座雷达山,说是监测港内外进进出出的船只用的。

没想到,一次爆炸,还爆出这么个兴旺达的场面。

林正志自豪地说“这是肯定的,所以才把你借过来,让你试试,朝着生产管理的方向,跟我并肩作战,大干一番。”

我们在一车间门口停留了一回,我正想问他车间里怎么会没人时,只见耳朵上还包着纱布的工段张,幽灵般得从车间隔墙后面探出头来,冲着林正志咋咋呼呼地大喊“老林头,你咋来了?”

可见,林正志平时跟员工之间已经形成了多年没大没小、没上没下的良好关系。

林正志乐呵呵地向工段张摆摆手,又指向东边往前走,我就看到了南江鼎盛致富家的根源地,也就是那个爆炸了的车间。

车间已经看不到房顶,四周也都是残垣断壁。

经过一个多月的清理,乌漆墨黑的水泥地面上,堆放着许多或变形或残缺不全的设备。爆炸车间的内部显然无法深入细看,只能从总体上看,依旧是满地狼藉。

喜欢工欲出头请大家收藏工欲出头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