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春江水暖鸭先知全诗译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节(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吕嬷嬷宽慰梁太妃。

梁太妃无奈一点头:“惟愿如此。”

不只武都权贵要搬到京城,整个北地不少人都要都要过去,选择范围可比武都大多了。

且说魏阙刚回到南山院,下人就迎了上来,躬身禀报,梁太妃着人将宋家的谢礼送来了。

听得宋家二字,魏阙目光轻轻一闪,想起了当时怀里柔软温香的触感,粉扑扑的脸蛋犹如三月的桃花,娇艳动人。

一年不见,小姑娘长开了不少。站在人群里,犹如鹤立鸡群,不自觉的吸引着周遭人的目光。

魏阙眉头轻轻皱起来。

宋嘉禾拍了拍脸,觉得紊乱的心跳终于趋于平静,脸也不烫了。她觉得自己做这个梦肯定是因为之前太过凶险,以至于余惊未了。

秋千对应吊桥,所以救她的的人变成了魏阙。宋嘉禾左手重重一捶右掌心,就是这样子的。

“我饿了,给我做碗面条来。”

青书听她声音中气十足,活力满满,人也不复方才的如临大敌,顿时松了一口气,欢快的应了一声。

搬家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哪怕宋嘉禾有一屋子的下人也不例外,这也不舍得那也不舍得的结果,就是她整出了十几个箱笼。

亏得宋家有自己单独的船,要是和人拼船,少不得要缩减一二。

整理的空档,宋嘉禾使人留意着外头的消息,果然没有关于那次落水乱七八糟的流言,也没有关于她和魏阙的风言风语。毕竟牵涉的人不少,还有魏歆瑶在里面,何况这世道民风开放。姑娘家落水湿身固然不雅,可也没到被人看了一眼就非君不嫁的地步,那天的事完全就是个意外和事急从权,较真的人才是傻的,只是难堪还是有的。

转眼就到了十六,大队人马上了船,赶赴京城,虽然陆路更近,然这队伍里有不少梁太妃宋老夫人这样的老人家,故而为了安全起见,择了更为平稳的水路,反正他们也不是很赶时间。

行船的日子并不无聊,因为同行之人众多,今儿在你家船上钓鱼,明儿去我家船上作画,宋嘉禾十分忙碌。

“嘉卉的身体,今儿好些了吗?”

宋老夫人询问林氏,从径山回来的当天夜里,宋嘉卉发了急热,拖到现在都没好利索,连上船都是被抬上来,倒是应了她之前身子不好静养的说法。

林氏嘴里发苦,卉儿这是郁结于心才把一个小小的风寒拖成了这样,想起憔悴的女儿,林氏一颗心都疼起来:“略微好了一些。”

宋老夫人看她一眼:“让下人伺候的精心点,这路上不比家里,要是小病转大,那就麻烦了。”

林氏垂首应是,动了动嘴唇,她慢慢开了口:“母亲,这几日好些人朝我打听暖暖。”

说起这里,林氏又是一苦。宋家蒸蒸日上,她又有两个待嫁的女儿,多的是人来打听。可泰半是冲着宋嘉禾来的,那些打听宋嘉卉的条件也远不如前者。

宋老夫人掀了掀眼皮,语气有些冷:“暖暖的婚事,老早就说好了,我来做主。”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宋老夫人可不放心林氏这个做母亲的,要真由她做主,鬼知道她会把暖暖嫁给什么人。

之前林氏问过,她说她自有主张,林氏便再没问过,今儿这话头怎么像是已经有中意的人选了。

林氏为宋老夫人话里的凉意为之一颤,她抿了抿唇角道:“儿媳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儿媳这有个人选,想说来给母亲听听。最后如何,自然是由您做主。”

宋老夫人扫一眼不自在的林氏:“哪家儿郎?”

倒要看看她能挑中个什么样。

“是儿媳外甥承礼,这孩子去年来过的。”

林氏说道,卉儿的病不见好,她也是走投无路,只能依着她了。不过将娘家侄儿换成了外甥季恪简,嫁到林家,小女儿是低嫁,她于心难安。季家就不同了,季恪简无论人品、家世还是能力都无可挑剔。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