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化敌为妻的轻有哪些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节(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作者有话要说:  小侯爷:你连救命恩人都能认错,就是眼光不行!才看不出我和苏木天生一对!(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猛用力在林远伤口上撒盐)

第57章心意

自点心铺一别,林远那方便如同石沉海底,再也没有消息传来。老夫人看大好的亲事凉了,原本心急不已,但看着苏木全然不在意,也就歇了心思。

中秋将近,宁府的厨子也开始准备做月饼,问了府上主子的口味,又送了月饼的式样,让挑自己喜欢的。

苏木抖开画着花样的册子,用朱笔在上面圈圈画画,看多了几眼,便觉有些馋,干脆让青簪替她拿了些点心。

青簪应下,不多时端来一碟点心。并不像宁府厨子的手艺。

“这是你之前在点心铺与靖远侯一起买的。”

青簪提醒她,顿了顿,忍不住道:“郡主不觉得自己与靖远侯的来往过于密切了吗?”

苏木还叼着半块云片,闻言怔怔地抬起头。

“郡主往日里遇上麻烦,便是棘手也会硬着头皮解决,但自从侯爷到上饶后,郡主遇事不决,总会去求侯爷帮忙。”

“那是因他权势滔天……”

苏木下意识反驳。

“再权势滔天也大不过陛下。”

“我不愿给皇兄添麻烦。”

“舒大人身为锦衣卫指挥使,与郡主更是自幼便相识,也不见郡主去寻他帮忙。”

苏木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

青簪面无表情,语气幸灾乐祸,“郡主没话说了。”

“懒得与你争。”

苏木嘟囔一声,将掉下的云片扔回碟中,转身踢了绣鞋,抱着靠垫窝在榻上,面对着墙闭上了眼。

等青簪收拾好桌子出去后再回来时,只见苏木抱着靠垫蜷在美人榻的角落,满脸写着纠结,见了她,哀哀一声,“青簪……”

“奴婢不与郡主争。”

苏木也没指望青簪能替她解惑,又往后一栽,头枕着榻背。

这实则不是什么难以理清的事情。青簪提醒了两句,她再仔细回忆,很快便能清楚,沈行在在她心里,与旁人是有不同的。她不懂这是否是情爱,但她近来屡屡被沈行在的美色所迷惑,大约是有些喜欢的。

只是她若真与沈行在在一起,只会给沈行在平添麻烦。

沈行在与永昭帝的计划中,沈行在扮演的是一个佞臣的角色。官员机制从地方到中央,不可能皆是为民请命的好官。朝局的平衡实则是清官与贪官的介稳之道,永昭帝将沈行在树立成为贪官之首,维系着两党之间的平衡。世人眼中,永昭帝偏信沈行在已然非明君作为,若非永昭帝在政期间政绩卓越,恐怕早已惹民生不满。

而她是郡主,永昭帝无姐妹,膝下亦无公主,她便是最能代表皇室的女子。她若与沈行在在一起,无异于昭告天下,永昭帝已将沈行在视作心腹。沈行在一介“佞臣”

与明君关系太近,必然使得原本攀附沈行在的官吏们有所警惕。而永昭帝若偏宠佞臣,只怕不多时就要被骂步先帝后尘。

感情之事本就复杂,何况以她的身份,瞻顾的便更多。

事情一下卡在两难地步,苏木犹豫着要不要放弃,情绪怏怏,老夫人叫她陪着去看戏时也打不起兴致。

宁府每逢中秋就会请戏班子到府上唱戏,已然成了习惯。中秋前班主会将戏单送来,老夫人惯常只听那么一两折的旧戏,若是出了新戏,就会让府里的小辈先看一看,若是好,便能在中秋那日搬上戏台子。

苏木到时,水榭里已经坐了不少她的表姐表妹,两位夫人陪着老夫人坐在最中间。

苏木请过安,便在老夫人手边坐下,正对着就是宁与静。众多孙小辈之中,老夫人最疼爱的就是她们两个。这种时候总要挨着老夫人坐,也就免不了要面对面。两人虽总是掐架,却也不敢在老夫人面前闹,宁与静冷哼一声就别过头看戏。

先是照例旧三样,唱一遍老夫人喜欢听的戏,接着就是几个小辈轮着点。苏木不怎么爱听戏,戏单在她手上意思意思地走一遍,随手点了一折,就传到别的表姐妹手上。

苏木还在纠结心事,戏班开唱唱了几折也没注意。前一折戏唱罢,下一折戏开场就是古筝音。

宁与静突然愤愤拍桌子,吓得同在一张桌子上托着下巴想事的苏木手一滑,下巴险些磕在茶杯上。

“唱的都是什么!难听死了!谁点的戏?撤下去!”

宁与静指着戏台上被吓了一跳的旦角儿,吩咐下人。

那个旦角儿看着也不大,应该才上台唱过没几场戏,大概是班主看他有灵气,让他到宁府来唱戏。原本应该是个艳惊四座的机会,却不知道怎么惹了贵人不高兴。小旦角儿吓得一哆嗦,立刻跪下,不当心碰着古筝,带着从支架上啷当滚下来。

苏木远远就看见那小旦角儿抖的和筛子似的身子,班主也赶忙赔罪。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