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六零年代好生活喜宝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节(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李老师明显懵了一下,不过她还是挤出了几分笑,轻声细语的回答:“老师的爸妈弟妹都在城里,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想回去看看他们的。”

顿了顿,她眼神扫过毛头身边的喜宝,又添了一句,“不过,这都是没影儿的事情,老话说,当一天和尚还撞一天钟呢,我既然当了你们的老师,就会好好给你们上课的。”

毛头点了点头,终于不再搞事,乖乖坐下了。

……

这天之后没多久,队上彻底闹起来了。老宋家这边,因为跟知青们来往不多,影响倒是不大,唯一有些牵扯到,也就是曾庆华和姚燕红了。曾校长他明确的表示绝不回城,姚燕红则是杀鸡抹脖子般的死活要回城。赵家那头被烦得不轻,终于在喜宝他们考完期末考试那一天,做出了一个决定。

同意赵建跃跟姚燕红离婚。

考虑到当初也没去县里扯证,不过就是摆了几桌酒请亲朋好友聚了聚,所以这回当然也不会闹大,就是姚燕红收拾了两个包裹,又搬回了知青点。

算起来,姚燕红是最早的那几批老知青了,她嫁给赵建跃时,喜宝才四岁,现在喜宝都十岁了。知青点的老房子更是建了有七八年之久了,早先瞅着还凑合,可因为知青们相继搬离,加上维护不当,整体看来是又破又旧。

最重要的是,秋季学期已经结束了,这意味着,现在已经是冬天了,接下来只会越来越冷。

姚燕红什么都顾不得了,赵家长辈们刚松口,她立马带上包裹走人,就连包裹都是早些准备好的。东西倒是没多拿,就拿走了铺盖和衣裳,按说这些也是赵建跃给她置办的,可他们自家人没开口,外人也不好说啥。

除了姚燕红,队上悔婚的人也不少。可悔婚跟离婚本身就是两个概念,倒是知青点那头,在时隔数年之后,又再度热闹了起来。可对于这种热闹,队上的老人只能摇头叹息,尤其是赵满仓,不止一次的过来找赵红英诉苦:“好好的日子不过,偏要折腾这些。”

“舅爷爷好。”

喜宝去屋后抱了只半大的母鸡,蹭蹭的往堂屋里钻。

赵红英见她这样,顿时无奈了:“那是鸡,你老抱着它干啥?”

“我的迟迟。”

喜宝特别喜欢这只懒懒的小母鸡,“奶你自个儿说的,反正它是母鸡,留着下蛋呗。”

“随你吧。”

得了允许,喜宝更高兴了,抱着小母鸡就往窗台下坐功课的大姐跟前凑。

春丽已经是初三学生了,因为今年早不早的就下来了通知,说是县一中统招学生,这不,她决定最后努力一把。事实上,比起喜宝,她才是真正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

考高中,这是她目前最大的目标。

第057章

不单第七生产队的知青点再度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整个红旗公社里头,类似的事情都在各个角落里不断的发生。

公社干部这段时间忙得是焦头烂额,他们弄不明白这些小道消息究竟是从哪里传来的,偏偏消息详尽得很,乍一听都不像是随口编排出来的。再说了,编排这种消息有啥意思呢?

这不,赵建设骑着大红旗飞奔在公社和生产队之间,大冬天的,他愣是忙出了一头的汗。幸好今年的收成还凑合,要是跟去年一样,又摊上了蝗灾,他都能一头撞死了。

其实吧,知青们的选择也好理解,乡下地头的姑娘们不也总是盼着找个城里的丈夫吃上城里的供应粮吗?哪怕城里的日子也未必好过,那也比天天下地干活还要看天吃饭的乡下好多了。那些知青本来就是大城市来的,多的已经留了十年了,少的也来了有两三年了,这还是最近两年红旗公社不接收知青的缘故,事实上年年都有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知青下乡。

农活有多累,干过的人才知道。现在,乍一听说有回城的机会了,也难怪那些人直接疯了,想方设法的也要回去。

可这消息是假的啊!

赵建设一回到生产队,就立刻通知开大会。

不出半个小时,社员、知青们都已经匆匆赶到了粮仓前头。大冷天的,今天还下了雪,尽管雪并不大,也冻得大家伙儿够呛,所有人都裹着最厚实的衣裳,拼命的搓手跺脚。小孩子们更是被家里的大人揽在怀里,有些甚至直接裹着棉被就出来了。

“点名!十岁以下的孩子不用管,其他人必须全都到齐,尤其是知青们!”

赵建设脸色铁青,也不知道是冻的还是气的,旁边几个队上的干部忙下去点名数人头,确定人都齐了后,这才宣布开会。

这回,确实是有要紧事儿,赵建设没再念那些慷慨激昂的语录,只开门见山的说:“关于之前谣传知青可以回乡这事儿,已经证实是假消息!”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