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将作大匠(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祭祖,一定要祭祖啊…。”
粟福忙着祭祖,朱高燧却要忙着为梁道明筹备丝绸茶叶等等,没钱还想做买卖自古以来都是一道难题。
“廖叔,哪里能买到丝绸和茶叶?”
朱高燧问。
“咱们王府的用度都是由江宁织造局供给的,您想要什么我去取一趟就好。”
“我要的量很大,江宁织造局肯定不会给我的,而且说买也不准确毕竟我没钱,如果能赊最好了。”
廖忠早就知道自家王爷性格古怪不能按常理度之,说话间也常会有惊人之语。
不过廖忠还是暗自叹息,朱高燧做的事情确实需要保密,如果让皇帝知道他儿子在集市上赊东西,这后果比起明抢可要严重太多。
“南京城有十三处市集,三山市时果所聚,新桥市鱼菜所聚、内桥市聚卖羊只牲口,各有区肆,王爷如果买的茶叶丝绸很多最好去中踏坊,但能不能赊到我也不敢保证。”
大明定都南京后百废待兴,大批量的商货通过达的水路运到南京,秦淮河畔用来储存货物的仓库便叫踏坊。
上踏坊的盐铁,中踏坊的丝绸茶叶笔墨纸砚,下踏坊的粮米等等,但凡是大批量的货物都需要经过北门桥的踏坊然后流进城内的集市。
朱高燧脱下了招惹眼球的衮龙袍换上了一身粗布麻衣,在这个抑商的时代,农户可以穿丝绸而商贾只能桑麻,一主一仆穿街过巷来到了北门桥。
刚走过北门石桥便看到了杨吴城濠上停泊着不少船只,一些力工将船上的货物扛下来,然后在用马车拉到踏坊内清点入库,繁忙而且有条不紊。
朱高燧虽然时不时路过杨吴城濠,但却很少来北门桥这边,廖忠口中的踏坊其实就是一些面积更大的宅邸,最小的一座都有三进。
这些踏坊也气派的很,陈记粮行、赵氏酒行、南计书斋等等,门头悬挂着匾额黑底金字龙飞凤舞,一看便出自名家手笔。
“能在这里租下踏坊的都是城内的大商家,如果您真想赊点什么东西,找来户部的人最方便。”
“为什么找户部的?”
“这些踏坊其实都是洪武年太祖爷下令建造的,在最繁忙的渡口修建这些大大大小小的仓库租赁给商户,然后收取高额租金来充实国库所用。”
廖忠年纪更大所以对于洪武年间的事情也更清楚。
“这么说来这些踏坊都是朝廷的?”
朱高燧有些惊讶。
“隶属户部,税课司的人每年都会来征收住税和租金。”
自己的身份确实能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朱高燧转念一想果断选择了拒绝,找到户部的人意味着这件事也就捅到了朝堂上。
他在大朝会上一句人头畜鸣得罪了满朝文武,如果再让他们知道自己身为亲王与商贾厮混在一起,一定会被弹劾成筛子。
“廖叔,这件事咱还是得靠自己啊。”
在这些踏坊中最显眼的便是苏氏绸缎,三间门头四进的院子可以说是北门桥附近最大的踏坊,就算朱高燧想不留意都难。
苏氏绸缎庄前车水马龙,一车车的布匹绸缎被运入踏坊内,门口还有两人一人负责清点一人负责记录。
“金线彩妆纻丝七匹,素丝五匹。”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