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山水为什么那么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做一点是一点(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舅甥俩此般举动引得阿圆等人不无诧异,也看得寺众们益心悸肝颤,一时唬得脸青唇白。

佛图澄倒像一目了然,但也多问了一句:“道兄必得如此吗?”

“这憨丫头的火气已然宣泄过了,栽到她手上,也合当是这班小人的劫数,往后,她们娘俩还要在山上安安心心度日。”

思霄叹息。

少姝往地上众人扫视了一圈,垂手承认:“没办法,我也不想被人看作食血啖鬼的狞恶夜叉——不管对方是何人。”

“爱恨嗔痴蒙蔽心智,适时忘怀,或可帮他们省却掉日后的诸多烦苦。”

佛图澄颔道。

“只好捻念作灰,勾消前缘,让该记的记住,而那些秋毫之末,不如就抛散风中吧。”

思霄说完,轻轻地吹了口气,那捧香灰倏尔升华,凝作一股晶莹剔透的香风,旋绕四围轻盈地飞过一圈,转瞬间便无影无踪了,真个是烟飞灰灭,不着痕迹。

(升华:旧指事物的提高和精炼,或指仕途升迁,现指固态物质不经液态直接变为气态。)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须知业力不灭,六道轮回,并非不信佛陀便可不受因果的,望你们好自为之,从此改悟前情,奋正途,行了,回去吧!”

佛图澄浑朴的声音再度响起。

“欲知前世因……”

寺众们皆呈一副豁若梦寤的呆样,反应过来便开始齐声诵念,诵罢,忙磕头称谢,个个感恩不迭。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语出《三世因果经》,此经在一定层面上有劝人向善的作用,也有佛家学者认为该经是后人拼凑《佛说善恶因果经》词句,复经润色而成。)

所有人因长时间扑跪在地,想起身时,只觉膝盖已僵得不能动弹,又不敢流露出丝毫怨怼之色,只好哼哼唧唧地相互扶带着站立起来,6续躬身行礼而退。

初时,他们还三步一回头的,待终于断定这边是真心实意地放他们走了,这才心生窃喜,慌不择路地拔步而去。

“思医师,何不送他们到官府去,反而轻飘飘放他们走人?”

本还期待看好戏的匐勒分明不甘心,他望着远处快要不见的诸多身影,悻悻然问。

“送去官府也不能担保他们即刻洗心自新,慑于此番皮焦肉烂,也够他们安生几日的了。”

思霄答道。

(洗心自新:意思是清洗心中污浊,改过自新。比喻认真悔改,出自大型道教类书籍《云笈七签》卷九三:追悔既往,洗心自新,虽失之于壮齿,冀收之于晚节。)

少姝稚气地鼓了鼓两边脸颊,忽想到什么,疑道:“难不成舅舅你有更相宜的手段?”

“自然是大和尚有啊,然而时机未至,不防拭目以待。”

思霄给出的答案一如既往的吊人胃口。

这倒不是他成心地故弄玄虚,往常,思霄一向提点外甥女,事先知晓一切的走向必会趣味大减,趁着“年少无知”

,还是要懂得慢享“好奇无已”

的缤纷过程。

(好奇无已:出自汉王充《论衡·案书》:“好奇无已,故奇名无穷。”

意思是因为好奇不已,所以变化多端,使人难以捉摸。)

佛图澄像是极其欣赏道友的潇洒情态,又与少姝算是旧识,便直接用佛家的道理诠释道:“少姝姑娘,众生皆有佛性,盖莫能外,只是尚未开悟罢了。”

“唔,大师所言极是,至于‘开悟’这一节,”

少姝忽也灵光乍现,跟着会意笑道,“想来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缘法?”

阿圆瞪圆了大眼,他已然听得云山雾罩,似通非通,却不敢贸贸然插嘴。

又来了,这种模糊朦胧的印象,事情说不清道不明地揭过去了,方才山火究竟是谁的大手笔?

“我们”

这边儿没有沾染到半点火星,“他们”

那边却会烧得嘶嚎鬼叫不断?

为什么每逢他遇到这些古怪奇异难以捋顺前后的时刻,全有少姝姑娘在场?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总是围绕在她身边?

向来深沉内敛的尹毅赶忙摇头,想要驱赶一成串的将要定形的荒谬杂念,惹得阿圆投来讶异的目光。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