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萧彻吐血的讯息很快就被她派人报到了皇帝面前。
她的说辞自然是半真半假。
真的那半就是:殿下因清河公主之死心伤太过,以至吐血,然,未免惊扰帝后——尤其是病中的皇后,便隐下了不说。
假的那半则是:但是,此后数日,殿下心伤难解,身体未见康愈,身为燕王妃的令嘉着实放心不下,便瞒着他报到了皇帝这,想要请太医过来给他看看。
皇帝收到这个消息,不假思索地便信了。
他满是伤怀地想到:大娘生前最关爱的便是五郎这个弟弟,五郎是外冷内热的人,虽然不说,但肯定是念着大娘的。大娘去的那么突然,他哪里会不伤心啊!
然后又不禁担忧起萧彻的身体,他才去了一个心爱的女儿,可不想再去一个喜爱的儿子。
英年吐血,可不是什么吉兆啊!
于是乎,在皇帝暗暗的担忧之下,太医署新上任的太医令便亲赴燕王府,为燕王殿下诊脉。
令嘉见了这位太医令,不禁感慨道:“老先生升位升得可真快!”
这位正是原来和她打过好几次照面的那位姓钱的老太医。
钱老太医唏嘘道:“地动中,两个太医令,死了一个,空出一位。原来医术排在老朽之上的三位同僚,死了一个,伤了一个,最后一个又因清河公主之死,被官家问罪下狱,这才默默轮到老朽。”
令嘉暗暗抽了抽感慨。
偌大的太医署死伤那么多,他这么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竟能毫发无伤,反顺利升官加职,这运气可真是绝了!
钱老太医给萧彻诊了脉,便松了口气,说道:“并无大碍,不过悲痛之下,乱了心气,激到肺腑,这才会吐血。殿下习武多年,元气充足,只要能放宽心,静养几日,便能康复。”
令嘉的眉头却依旧紧皱,她忧心忡忡地问道:“到底是肺腑之处,哪里轻忽得了,太医可有调理的方子?”
躺在榻上的萧彻看了令嘉一眼。
令嘉却不理他,只期盼地看着钱老太医。
虽然以燕王殿下那体格,再吐两口血都扛得住,但人老成精的钱老太医只用赞同的语气说道:“还是王妃想的周到,老朽这就给殿下开个温补的方子。”
于是萧彻便只能目送令嘉和钱老太医去外间开方子去了。
外间,令嘉满意地收下新鲜出炉的药方。
这番事了后,钱老太医原也该告退了,然而这位行事极为老道的太医却是停在了原地,欲言又止地看着令嘉。
倘若是旁人在令嘉面前作此姿态,她少不得佯作不知地噎死那人,不过老太医却是年事已高,又有前缘在,念着他方才的配合,令嘉难得体贴地给人搭了回架子,出声说道:“钱太医有事不妨直说。”
钱老太医顺着架子爬下台,不再做犹豫,直言道:“清河公主因血崩而逝,在她逝前为她救治的正是老朽的同僚苗太医,如今已被官家下了狱,定了死罪。老朽与他共事多年,实不忍见他就此丧命,不知王妃可否周全一二?”
令嘉有些惊讶,“皇后仁善,太子妃亦是周全,钱太医为何来向我求情?”
这位老太医人是和善,但令嘉与他也不过几面之缘,这般越过皇后、太子妃来求情不免有些逾矩。
钱老太医面露无奈:“王妃不知,公主逝后,皇后病急卧病,现下都不能见人。而太子妃——”
说到这,他脸上的无奈更甚,“——太子妃孝陛下甚谨,绝不敢违陛下旨意。”
这位老太医实在是有趣,太子妃分明是畏惧皇帝如畏蛇蝎,到了他嘴里就成了轻轻巧巧的“甚谨”
。
这份畏惧的前因,旁人不知,可令嘉此前为了好友,曾让明炤查过太子妃,倒是知晓了些。
皇帝不喜太子妃久矣,若是寻常人家的公爹厌恶儿媳,了不起也就一封休书便是,可在皇室这里,这封休书便有可能演变成鸩酒一杯、白绫三尺。皇帝去年就给太子送过美人,太子收了美人却不曾动过。皇帝面上无事,转身就寻个由头支走太子,然后就使內侍给太子妃送了一本《女诫》和一杯酒过去,令她二选一。
太子妃犹豫许久都做不成选择,最后內侍意欲强灌。天底下像前唐房夫人那样坚定决绝的妒妇终究是少数,太子妃最终是选了《女诫》。再然后,內侍将那杯酒饮尽,然后告知太子妃这只是醋酒。
太子妃当场被气晕了过去。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