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分银(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沈吉富点点头,“好了,今儿就这样吧,大家都累了。”
沈吉富站起了身。沈杏立马拦住,“爹,等会,再耽误大家几分钟时间。”
沈吉富只好又做了回去,“还有啥事啊?”
“我长话短说,爹,我们在县城听到一个消息,省城恒城的沈家老太爷要过六十大寿,至于这沈家什么背景等明儿个我再细说给您听。我想讲的是,沈公过六十大寿要三千个福袋,最主要的是福袋里面要放一套碗筷。咱爹做木碗,筷子可是没得说的,又匀称又耐用。听说福袋这个事是板上钉钉要派的,但是那福袋给谁家做还没说,我想咱家是不是…”
沈杏话还没讲完,沈吉来就打断了,“杏儿,这事没可能,二哥,你不知道这沈家什么背景,那是当过辅的人家,家中子弟多的是当官的,其中不乏有当高官的。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家,虽都姓沈,人家那高门大户不是我扁自家,那是真瞧不上咱普通老百姓做的东西。像这样的官宦世家,这种事啊,说不得好些瓷器铺子的掌柜,陶器店的老师傅抢着做好,不要钱的送上门尽人家挑选呢。杏儿,没可能!”
沈吉来最后盖棺定论。
“杏儿,是你三叔说的这样吗?”
沈吉富问。
“是,可是…”
“行了,这事后面再说吧,时候不早了,都散了吧。”
沈吉富也困得打了个哈欠,起身往自个屋去。
季氏连忙起身把张小山和沈吉来送出院门。
沈杏一个人坐在堂屋,叹了口气,耷拉着脑袋。
“行了,杏儿,咱这回卖瓜挣了几年的银子嘞,人得懂得知足,懂得惜福。你说这瓜种,卖种子的老板娘种了两回都不成,咱家居然给种出来了。这里面有自家人的辛苦,但种庄稼也好,种菜,种瓜也罢,还是得靠天的,老天爷给了咱家这福气,瓜就种出来了。咱往后还要种这甜瓜,还要靠这福气呢?你说是不是?”
季氏坐在凳子一旁安慰着沈杏。
季氏的话沈杏听懂了,在这儿种地不像现代,有大棚,有科技化数据分析,还能反季节种植。在这种粮食也好,种瓜果蔬菜也罢,靠人,更靠天。没有合适的天气,气温和雨水,就没有丰收。所谓天时、地利与人和缺一不可。“娘,我困了,回去睡了。我买了好些东西,明儿个咱们再理理。”
“嗯,去睡吧,瞧这些天把我闺女熬的,就不见长肉,眼睛通红的。”
季氏心疼的拉着沈杏回了西屋,帮沈杏肚子上搭了个薄单被就回了自个屋里。
沈杏翻了个身,亲了亲睡得香甜的沈荷,沈荷砸吧了下嘴,不知道梦到啥好吃的了,脸上尽是笑容。“这小家伙,真可爱!”
沈杏抱着沈荷,闻着沈荷身上特有的体味,真好闻,心里踏实的睡了。
这一夜,因沈杏他们回来就不早了,又在堂屋分了银子说了那么些话。沈吉富一家都睡得深沉而香甜。到了大天亮沈家还静悄悄的。最先醒来的是沈吉富,听到外面呼呼的风声和哗哗的雨声,还嘀咕了一句,“啥时候下起的雨啊!”
抹了把脸,出了自个的屋。
屋外大风呼呼的刮着,刚跨出屋门的沈吉富穿着个短衫被风一刮,衣角飘起,“乖,咋这么冷啊!”
,连忙退回去又加了件外衫,这次出来才看清楚自家院子里是啥样。
“洵儿娘,快,别睡了。快起来,了不得了。”
沈吉富大吼一声。院子里的积水已经往自家堂屋倒灌了。至于种的瓜,蔬菜早被淹进水里,只看到水面上飘着些个断了的瓜藤和绿叶。
屋子里的人都被沈吉富这一声嚷嚷惊了起来。最先跑出屋的是沈洵,看到院子里是这情形,立马往柴火房后面的木工坊跑。
沈杏起来的时候,看到屋里漏雨的地方,水不停的滴进接水的大木盆,知道外面下雨了。那个接雨水的大木盆常年放在那个位置,就是防着下雨,屋内这块老是漏,修了好几回了,她娘干脆放个木盆以防备下雨屋漏。
沈荷听着声揉了揉眼睛,“大姐,你啥时候回来的呀?”
欣喜的抱住沈杏。“沈荷,快放开我,不对劲呀。”
沈杏推开沈荷才看清,大木盆的水正在往外溢,往床下一看,草鞋都已经飘起来了。
“荷儿,快,把房门打开,我们得排水出去。”
沈杏快的穿好衣服下床,捞着草鞋套上。
沈荷立马下床,屋子里的水都到她小腿处,费力的推开屋门,水‘哗’的一下子涌到屋外。沈杏双手死死拉住大木盆往外一点点的挪。沈荷也过来帮忙,两人细胳膊细腿的,沈荷卯足劲的在前面推,沈杏在后面身体后仰用力的往外拉。费了九头二虎之力才把大木盆推出门外。
“娘,爹,呜呜,呜呜呜…”
是沈旭的声音。“荷儿,去看着弟弟。”
两人快的往沈旭房间跑。
进屋一看,“还好,没漏雨。”
沈杏松了口气。
屋子里沈旭正坐在床上大哭。沈杏上前抱住沈旭,把他搂进怀里,“旭儿乖,别哭了,大姐回来了,给你带了好吃的。”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