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刀塔传奇大炮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同样有一位伟大的母亲(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一位大作家说过,哪里有什么天才呀!我是把别人喝茶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客观的说,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先天的差异肯定是存在的,同样,先天的东西,对一个人的成就,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先天的东西,也肯定不是全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最重要的还是后天的努力。

傅斯年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在平常的读书学习中,只要是现不懂得字词,他都会立即写下来,事后向老师或者是祖父请教。有时候身边找不到纸张,他就会把这些字词写在手上、胳膊上乃至大腿上或者肚皮上。

夏天炎热的时候,汗水打湿了衣衫,有的时候,傅斯年的衣服上就全是墨迹。看到孩子的身上衣服上黑乎乎脏乎乎的,很多的家长会很生气,会责怪孩子。但了解自己孩子的傅斯年的母亲,却从没因此而责怪儿子,只是想尽办法把衣服洗干净。非但如此,她好像还因此而为儿子自豪,因为多年以后,傅斯年的母亲还把傅斯年这些童年趣事,如数家珍般津津有味地讲给别人听。

傅斯年在学校里面的各门成绩虽然都特别的优异,但他的祖父傅淦还是不满足,因为他对自己的孙子寄予的期望值太高了。因此,每次放学回家之后,都再给傅斯年开小灶,单独辅导督导傅斯年学习儒家经典。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但这是真的。傅斯年在十三岁的时候,已经读完了多少人一生读不完的十三经。

人们都知道四书五经,什么是十三经呢?《十三经》是在南宋的死后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为历代儒客文人所推崇。分别是《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傅斯年十三岁就读完了这十三部经书,现在有多少人能说出书名呀!而傅斯年可不是走马观花读一遍,而是认真仔细精读细读,甚至很多的章节都能够背诵下来。

方才,我们提到了傅斯年的母亲。

应该是纯属巧合吧!蔡元培、胡适和傅斯年,这三位民国风云人物,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一代大师,人品和学识都是天花板级的人物,他们成长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父亲早逝,母亲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把他们抚育成才。他们身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先说蔡元培。

“我母亲是精明而又慈爱的,我所受的母教比父教多,因为父亲去世时,我年纪还小。”

这是蔡元培《传略》里的一段话。

蔡元培11岁时,父亲蔡光普因病去世。

面对家庭的不幸,蔡元培的母亲周氏谢绝了亲戚朋友的资助,以一人之力撑起全家。

母亲周氏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很有气节,为人处世处处得体。她宁愿典押衣物,勤劳节俭,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自己尽全力抚养诸子,亦言传,亦身教,以身作则教会他们勤勉节俭和慎言慎行。

每当夜幕降临,周氏就点起油灯,让蔡元培和两个哥哥围桌而坐,开始夜课,她则坐在一旁,监督孩子们认真学习。

夜课时间一过,周氏便督促孩子们睡觉,清晨又叫他们起床:“快起来了,晚睡不如早起。”

几十年后,蔡元培回忆少年生活,仍觉得母亲的教育让他受益匪浅,“晚睡不如早起”

的生活习惯也陪伴了他一生。

为了节省开支,周氏自己给蔡元培理,还用理时间了解孩子的思想品行情况。周氏的教育方法很得当,表扬成绩,也指出不足,对待他们的错误从不打骂,凡事跟孩子讲道理。

蔡元培说,这样的教育方式影响了他一生。

再说胡适。

胡适说,他这一生能有所成,离不开母亲冯顺弟对他的栽培。

1889年,年仅17岁的冯顺弟嫁给了47岁的胡传。

婚后两年,冯顺弟生下一子,取名嗣穈,就是胡适。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满。

可好景不长,不久后,甲午中日战争爆,带病在战乱中奔走的胡传客死他乡。23岁的冯顺弟从此守寡,一个人挑起家庭的重担,将那时年仅四岁的胡适抚养成人,其中的艰难困苦“非外人所能喻”

“只因为还有我这一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渺小而茫不可知的将来,这一点儿希望居然使她挣扎着活了23年。”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写道。

胡适的父亲去世后,冯顺弟这个年轻的后母,经常受胡适哥哥嫂嫂们的气,但冯顺弟从不埋怨。

胡传与前妻育有三子,大儿子是个“瘾君子”

,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债,胡传在世时曾拿剑砍他,冯顺弟跪着哀求:“饶了他吧,不然他人会说我这个后娘不容。”

胡适父亲去世后,他的大哥更为所欲为,年除夕家里坐满了追债的客人,他就躲债去了。母亲冯顺弟则镇定料理,给每人一点钱打他们走,大哥这才敢回家,可母亲也不打骂,一点怒气也没有。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后来说。

傅斯年母亲姓李,闺名叔音,聊城城西南郊贺家海人。她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虽然识字不多,但却接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贤孝识大体。

傅斯年父亲病逝时,傅斯年的弟弟只有七个月大。李叔音既要孝养高年公婆,又要抚育幼年双子。

前边说过了,傅斯年的祖父傅淦对金钱看得很淡,生性豪爽,出手大方,不善理财,不会操持家事。分家的时候,他要得又最少,不多的积蓄,在他手理很快就花完了。到了他这里,家道已经败落了。

百无一用是不是书生不知道,但居家过日子,傅淦这样的人是靠不上的。否则,傅斯年的父亲也不用很早就外出谋生了。要知道那时候可有一句话,叫做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傅斯年父亲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